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9篇
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9篇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 2021年某乡村党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材料某某,中共党员,现任乡村党支部书记。该同志担任现职以来,时时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刻刻不忘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
21 年某乡村党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材料 某某,中共党员,现任乡村党支部书记。该同志担任现职以来,时时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刻刻不忘自身岗位职责,事事以党员标准要求自身,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把自身提高素质,转变工作思路,铭记为民服务宗旨,凡事皆从群众利益出发。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该村的基建提升、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使他成为了群众眼中的贴心人、致富路上的好榜样。一、抓组织,强队伍 走近村村部,远远的便能看到大门上方“便民服务中心”的大牌子,褶褶生辉。挂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牌子,村在全乡 38 个行政村中可是独一份。这也是上任以来努力抓村建,完善党员干群活动阵地建设的成果。把村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或者说村部与便民服务中心相结合,实现了干部身份的转变,使他们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先锋,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使村部不是高高在上、不再远离群众,而是服务群众的有力阵地。
常说,村党支部必须有战斗力,村干部必须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这取决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因此,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村里严格执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村务党务透明度,消除干群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他注重在加强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始终坚持民
主集中制,注重村干部学习教育,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每年召开两次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带头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有效夯实了党组织基础,赢得全村群众的一致拥护。
二、做实事,办好事 他是一个做实事的人,借助实施一事一议工程,完成了“村村通”道路建设,投资 64 万元修路 6.4 公里;发动群众筹集匹配资金 4 万元,修建河堤 50 多米;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现小村建新面貌;积极助推“一村四警”工作,配合县检察院、法院、乡司法所、派出所深入村组,解决矛盾纠纷,进行司法调解,解决群众难题,打造良好社会环境;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面落实了农业、农机补贴和社会福利救助等民生工作,确保了中央惠农措施落到实处;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和村民积极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纠纷,将各种矛盾化解在村中,使全村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身为支部书记,该做的、能做的他都做到了。在此角色之外,他还是一名大夫,是村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一位群众纷纷赞扬的好医生。村里人都说,我们的李大夫在当上村支书后,少赚了好多钱,他的药我们没少白吃。“白吃”,这个词让村里的几户贫困群众解释的更清楚。据他们说,对村里几百户群众的情况了如指掌,贫困群众吃药打针,他总是不要钱,诊费不收,药也免费。十几年来,他借助自身的双重
身份,为村民做了不少实事,办了不少好事,他就是群众们眼中的贴心人。
三、理清思路,带头致富 自从任职以来,为群众做了不少实事、好事,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获得上级领导的一致赞许,但他并未被成绩、荣誉迷失工作方向。按他的话说,这些算是份内,但不是全部,作为一名村里的当家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才是关键,这需要给群众们找活干,要找能致富的活。为此,他多次找到相关部门协商,请求帮助解决村民生计问题。积极引导和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在他的鼓励支持下,村民们纷纷发展牲畜养殖、特色种植,村里现有 500 头标准化养猪杨一座、万只以上规模养鸡场一处,利用地处乡鹿角山工业园区的优势条件,引进企业 5 个以上,以新乡中联公司(中达分公司)、大地矿业公司为代表。就这样,盘活了村级经济,群众有活干、有工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21 年,乡党委、政府鼓励全乡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薄皮核桃支柱产业,跟随外出考察小组外出走了一圈,开阔了眼界的体会到了种薄皮核桃的可行性。刚好村里有大面积的荒山坡地有待合理利用,回来后他立即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召开动员会,向大家宣传薄皮核桃的种植效益,鼓励群众投资,为打消群众顾虑,他带头发展 100 亩,甚至高价从新疆运回良种育苗。在他的带动下,群众种植热情高涨,村栗树沟成为乡第一个薄皮核桃千亩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乡政府协调,争取到上级项目 2 个,为群众解决整地挖穴、购买种苗的费用,大大
减少群众成本开支,修建 3 公里环山水泥路,方便群众生产通行,并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规范管理,形成合力,抱团搞发展。
目前,该村现有薄皮核桃种植面积 1500 余亩,进入盛果期后,仅此一项就能让群众每年增收 3000 多元,将大幅度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也成了群众们点头称赞的致富好榜样。
篇二: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
推荐挂职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事迹汇报素材“身为党员干部,始终要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xx 年 9 月,省自然资源厅确权登记局副局长 xx 作为省委“六个一批”选派年轻干部,担任驻北林区 xx 镇 xx 村挂职第一书记。在他看来,这不仅是组织上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更是贴近群众、为民服务的一次良好契机。近 2年的驻村工作中,xx 用“色彩”描绘美丽乡村振兴画卷,让平凡的乡村变得不再平凡。xx 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党支部、“省级”首届 xx 省乡村振兴“双百”典型案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乡村振兴代表等荣誉,这些沉甸甸的表彰和荣誉中凝聚了 xx 的泪水和汗水,更体现了村民对他的认可。
筑牢堡垒点燃基层“党建红”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基层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在肩。xx 针对 xx 村提出了“新设施、新面貌、新理念、新服务”的工作要求,积极完善配套设施,扎实开展各项基层党建活动。一是深入了解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台账,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并在解决后进行公示;二是开展形式式新颖、丰富多彩的基层党课宣讲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将红色精神推进到基层“第一线”;三是开展文艺汇演活动,引导群众以自己擅长的文艺表演方式抒发对党和政府的深切感情。形式多样的基层党建活动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了党员战斗力。
移风易俗吹动文明乡风“变革蓝”
“大家知道什么是移风易俗、如何推进吗?”自驻村以来,xx 便经常走进村民家,坐在炕头上,用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传统道德文化,提升富美和谐乡村的品质内涵。xx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切实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管理作用,为新文明乡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持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文明院落等评选活动,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和敬老孝亲的社会氛围,传播文明新风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支部引导、群众参与的方式制定出群众普遍认可的村规民约,形成了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良好风尚。同时,还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定期为贫困农户送去生活物资,看望孤寡老人,让“志愿红马甲”成为了xx村的靓丽风景线,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氛围。
狠抓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活力橙”
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xx 多方协调,多面发力,打造“一村一品”,形成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从而实现村民共同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在 xx 的协调下,xx 村培植优势产业,投资 1856.37 万元建设扶贫冷库一处,项目占地9000 平方米,速冻冷库 6300 平方米,全年效益可带动脱贫户增收 100万元,解决村内 22 个公益岗位工资,保证脱贫户收入,防止返贫。加强资产资源管理,二手车市场项目年租金可达 30 万元、河套草原地年租金 20 万元;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鼓励农户创办了亿达蔬菜经销有限公司,每年产销保鲜蔬菜水果 4000 吨,产品销往黑河、北安、伊春等 30 个市县,年销售额 600 万元,纯利润 120 万元。常
年用工 30 余人,包括精准扶贫户 5 人。产业的发展铺就了 xx 村的致富之路,更有力地推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着眼民生点亮基层农户“就医绿”
“急救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句农村广泛流传的谚语,生动地体现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困境。xx 通过实地走访发现,xx 村也存在医疗人员短缺、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xx 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并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为xx村建成了面积14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设有诊疗室、处置室、观察室、宣传室及药房,配备 B 超、心电、远程医疗设备、全域监控等高质量设备。xx 村卫生室的建立,解决了压在村民心头的就医难题,村民们再也不用“吃去痛片治百病”了。
xx 年 6 月,在 xx 的大力协调下,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 xx村开展了大型义诊活动。由省级名医专家团携带现代化诊疗仪器,为xx 村民进行现场义诊。同月,xx 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远程会诊 xx镇 xx 村乙级卫生室举行了揭牌启动仪式。新建成后的 xx 村卫生室引进高端医疗设备,与 xx 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署远程会诊战略协议,打造公益服务型卫生室,实现了村民“看病不求人、问诊不出村”。
坚守一线守护基层群众“战疫白”
“这个春节就和 xx 村的乡亲们一起过,疫情防控一刻也放松不得!”xx 年春节,绥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作为省自然资源厅下派干部,回城的通行证早已发到手中,xx 却选择了留下,“我也想念父母和妻女,但现在疫情不能有半点松懈,跟乡亲们一起奋战
我心里踏实,守得平安再团圆!”为了解除在外就地过年村民们的后顾之忧,xx 与村两委成员向这些村民做出了承诺:“请在外安心过年,你们的父母由我们照顾,你们的亲人由我们陪伴。”
面对高强度、无间歇的疫情防控工作,xx 不敢有一丝马虎。全员核酸检测,他逐户通知宣传,组织核酸检测;卡口值守,他明确最严格的管理方式,24 小时专人值守,设立“警戒线”;宣讲防控知识,他为农户耐心讲解口罩和酒精的使用方法,电话询问居家隔离农户是否有难处;争取物资,他作为省自然资源厅下派干部,多次争取“娘家”支持,协调防控物资保障……面对无情的新冠疫情,xx 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汗水筑牢基层疫情防控坚强堡垒,切实保护了 xx 村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玉汝于成建设民之所盼“金色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xx 村紧挨市区,过往车辆较多,日渐老化的村屯路已经严重影响百姓的生产生活,如何早日实现路畅民安的新面貌,成为书记的一块“心病”。听取民意、实地调研、谋划方案......成了 xx 每天的工作内容。跑省里争取资金,往市里上报计划,到区里勘察破损路面,再到镇里争取配合。这样的省、市、区、镇沟通协调,虽然辛苦,但 xx 怀着在为村民再干一件实事、好事的心思,“痛”并快乐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xx 年,省里明确了资金、市里明确了计划、区里明确了 2022 年开工。xx 饱含深情的提出一个请求,可不可以在今年 9 月份前开始施工建设,他想在挂职结束前与村民共同见证这民之所盼的“金色路”,政府答应了他的请求。
虽然 xx 的挂职期就要接近尾声,但在他心中,北林区 xx 村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农村美不美、村民富不富也成为了 xx 心中的一份永恒不变的“乡愁”。
篇三: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
农村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2 篇 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http://www.downhot.com/fanwen/dangjian/1570267606.html 更多 0分享本页将有机会获得最新 IPAD2 及其它奖品.
农村文明家庭事迹材料是所描述的家庭,虽然身处在农村,虽然条件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他们没有因为这些就背离,而是做得更好。以下小编准备了两篇农村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可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下面两篇文章由资料站提供。
农村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一 家住谯城区芦庙镇前毛行政村刘庄自然村的李中兰同志,现在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她是一个性格温柔、憨厚的农村妇女,自从她嫁到婆家后,从未与邻居吵过一句嘴,骂过一次架,邻居、妯娌之间非常和睦。开始时家庭生活很困难,因为公公刚去逝不久,为治病花了很多钱,欠下了好多外债,生活很艰苦。但她没有因为这个说穷。没有零钱花她就从娘家拿钱。因为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婆妹妹,都很小,李中兰她总是省吃俭用,为婆母分忧。有好多次都是从娘家拿来衣物给两个小妹妹穿。婆婆看了也很难为情,因为家中实在没有办法,当家的有病多年,花了很多钱,欠了好多外债。婆婆对李中兰说:“等到咱有了钱,要多补偿你。”李中兰却说:“妈妈你不要这样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娘家总比咱家要强些,我拿来就是让咱用的,不能说还的话。”有一次,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李中兰就马上跑回娘家,说婆家实在是没有吃的了。
可是在那个年代,娘家也只能让出一部分,等到天黑她才从娘家扛回半袋粮食。因为这事不很体面,怕别人看见了说婆家穷,自己没有嫁给有钱的人家。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就是说要饭的到了她家都是让要饭的吃个饱。别人家要是有了困难,她总是先跑去帮忙,为邻居分忧解难。用钱就拿来钱,用物就拿物。农活忙时,李中兰就让自己的孩子为别人家看小孩。
邻居感谢时她总是说这没啥,谁都有难的时候。在以前收提留款的时期,干部要是到她家收钱,她总是对丈夫说:“尽量早些完成,甭给干部找麻烦。”因此多次被镇、行政村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发过奖品证书。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 200x 年的秋季,婆婆突然得了个瘫痪病,全身瘫痪。这下可忙坏了儿媳李中兰。到处求医买药。她听说郑州有治这病的药,就让丈夫去郑州好多次买药。在婆婆的病重期间,李中兰日夜守候在婆婆的床前,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婆婆的病有了好转。但还是不能自理生活,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喂,吃药要一口一口地喂到嘴里。每天穿衣、脱衣李中兰都是小心翼翼地,稍微有点用力,老人就吵着痛。就拿穿衣这一样事,李中兰都是自己做,别人给老人脱穿衣她不放心,因为她懂得老人的心。别人给老人穿衣就是痛了老人也不吭,老人是怕托累别人,尽量不言不语。可是李中兰知道老人的心思,为此,李中兰不让别人为婆婆穿、脱衣服。再者说,老人整天卧床不起,被窝里有气味,她不让别人去干怕别人说脏。老人脱下来的衣服,李中兰都洗得干干净净,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从来没有说过累、脏之类的话。再到后来,婆婆的病有了好转,医生讲,老人还得要每天锻炼学走路,李中兰就扶着老人学走路。地里的活总是抓紧干完,好回来为老人锻炼身体。老人的大小便盆,都是李中兰去端去倒,从来没说过脏。婆婆的头发乱了,都是她把婆婆扶起为她梳头洗脸。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还要经常为老人洗脚。
人们常说老人床前没有百天的孝子,可这话对李中兰来说就错了,李中兰是千天的孝子、数年的孝子!
农村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二 资料管理下载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女儿热情礼貌健康上进,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某同志及他的妻子和女儿、家人一起,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一、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201x 年从部队转业来工作。几年来,不论是做工作还是行政秘书工作或者升任办公室副主任,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从事法警工作时,他是全队警风、警容、警纪的楷模,不仅自己时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押解、值庭等工作,并且将在武警部队时掌握的射击、擒拿格斗、驾驶等各类娴熟技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使全队法警的业务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从事行政秘书工作后,他负责全院水、电、管道及其它设施的维修,从部队管理上百人的干部到从事这些后勤服务工作,许多人替他抱屈,但他却不计个人得失,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院里哪里设施出了问题,他就马上出现在哪里,快速高效的修好整好。一次春节期间院办公楼水管冻爆,他半夜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院内,在零下十度的冰水里忙了三个多小时将总水表修好,全身都湿透了,混身麻木,回家后半天才把鞋子脱掉。他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得到了全院同志的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年通过竞争上岗被推选到办公室副主任的领导岗位上。到短短几年,他三次受到区委嘉奖,一次被评为全区优秀党员,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作为妻子的在工作中也不示弱,她是某办事处某居委会的一名街道干部,有人以为居委会的工作婆婆妈妈,做好做好无所谓,她可是认为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细胞,社区文明就体现着社会文明。所以她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每项工作,无论是分管卫生工作还是分管计划生育工作,她都做得扎扎实实。因为她出色的工作,她光荣入党,电视台还为她做过采访报道呢。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平等 办公室工作任务重、在院时间多,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同志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十分尊重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为神圣公正的审判事业做保障,坚决支持丈夫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支持党和国家的法制建设。一天半夜,同住的母亲心脏病突发,此时某某因公出差,她自己将老人送进医院,一忙就是半个月,这期间五岁的女儿又患重感冒,她坚持着医院、家庭、单位三处奔忙,而对出差在外的丈夫,她每次电话都说家中一切都好,让他安心工作。她的贤惠和支持,也得到了某某深情的回报。只要他有空在家,总是修修补补,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他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三、率先垂范,做女儿的楷模 为了使女儿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女儿做出榜样。
⒈生活俭朴。某某与妻子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还经常教育女儿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她们的教育下,她的女儿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⒉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女儿,为女儿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
⒊敬老尊长。自结婚起,岳父母就同某某一家人共同生活。对两位老人他们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她们的女儿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非常
为大人着想。三口人同住十几年来,从未红过脸,从未发生过争执,在新春巷八号这个居民楼里,他们一家年年都被评为五好家庭。
篇四: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
查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在“总目标” 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
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
可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 学生所必需积累的语言材料, 相当大部分都是通过大量阅读得来的。
然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 导致写作能力低, 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在农村的语文教学了解,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学校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
农村小学的图书室大部分只是摆设, 图书室里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不多, 大多只是应付上级检查。
由于农村小学教师人手有限, 缺少专门的图书管理员, 学生很少从图书室借到书籍读, 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 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 教师课堂所教的方法起不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 家庭缺乏良好阅读氛围:
现在农村家庭, 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工作之余, 家长本来很少去阅读书籍, 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能自 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 就是一个乖孩子。
加上近几年来, 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不断增多, 在家中, 父母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监护人祖父、 母等往往年纪较大的人, 能督促孙子女完成家庭作业就不错了, 谈何督促其去博览群书?
3. 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
在农村家庭中存有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 民间传说、 科普科幻读物和社会历史文化类读物的非常少, 学生课外读物有的只是小学生作文, 教辅资料这类的书籍, 很少有优秀名著、 民间传说、 科普科幻读物和社会历史文化类读物。
4.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即使有少数学生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也是粗粗浏览一遍, 只追求故事情节, 很少有读书笔记, 更谈不上感想和想象了。
大多数学生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是看电视或者玩, 难以养成阅读习惯。
要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营造氛围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才能主动去了解、 研究, 逐步形成阅读习惯, 因此, 学校、 班级要营造良好读书的氛围,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 以讲故事形式诱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最喜欢故事, 教师要有目的地经常向学讲有趣、 惊险、 奇特、 令人感动的故事, 把孩子们带进一个美妙的世界里, 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
2、 以活动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 在有趣、 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 展示成果, 巩固学生阅读的激情。
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利用早会赏读、 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 举行班级朗读赛,开展讲故事大赛, 同时要及时给学生奖励,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 引导学生积极、 主动地猎取知识, 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
二、 创设阅读条件, 让学生有书读。
1.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匮乏。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建设,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改善办学条件, 为农村中小学配套足量的图书, 建好图书室、 阅览室, 使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源.
2. 学校积极与家长联手, 购买书籍, 改善家庭阅读环境、 营造家庭文化氛围, 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定期召开家长会, 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阅读现状, 同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
教师也应经常有目的、 有重点地进行家访, 了 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 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 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3. 互借互换, 共享资源。
引导学生互换互借课外读物, 让他们一起分享自己心爱的读物, 实行资源共享。
三、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1. 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 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书。
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阅读的时间及阅读量。
这样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同时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 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新课标》 指出:
“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 略读、 浏览。
” 阅读一般的普及性的读物、 中外名著、 长篇小说、 和报刊杂志,总体适用略读。
阅读到与自己学习和自 学目标密切相干的书就应采用精读。
精读时, 要指导学生逐字逐句阅读, 深入理解琢磨, 并与摘抄、 写心得结合, 一边把重点、 精华部分摘录下来重点读、 反复读, 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 的读书习惯。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能使语文教学从封闭的教学机制中解脱出来, 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语文学习氛围, 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精神积累, 使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 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再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 读书就能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 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白岩镇红旗小学
杨守相
篇五: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
村农民道德模范个人先进事迹材料XX,男,1956 年生,2008 年入党。该同志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经济嗅觉和创新水平,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怀揣远大理想,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一、为乡亲艰难创业,一心帮邻致富。
1982 年,他开始搞私营运输,通过几年的辛苦打拼,自己积累了一定资金。在跑运输过程中,发现农村新兴的养殖厂比较多,但鸡饲料比较紧缺,农民买饲料不知道真假,有时花冤枉钱,上当受骗之事时有发生,为此,他决心自己建立饲料厂,为村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好饲料。2007 年,他通过多方协调资金,筹集 600 万元建立起了华明饲料厂,华明饲料占地 10 亩,拥有职工 40 余人,每人月收入1500 元以上。华明饲料生产的优质饲料能够供应本地 20 余个村,100余户养殖户,为养殖户年节省资金 10 余万元。
二、为梦想致力创新,使诚信深入人心。
他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如不创新就会被无情的淘汰出局。为了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达到邻里共同致富的梦想,他多次聘请潍坊、龙口等技术人员完善公司技术创新,邀请了部分养殖户作为公司的顾问,随时为厂家的发展提供反馈信息。他有
强烈的责任意识。从不因客户欠债欠债而不与发货,并多次给予困难养殖户与无私帮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全体养殖户都富起来,共同把养殖业做大做强,使群众尽快脱离贫困边缘,走向幸福的小康之路。他的付出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为乡亲再次创业,勇担商业风险。
华明饲料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原料,给村民解决了不少困难,但现在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因金融危机和禽流感鸡苗价格上涨较快,养殖户感觉资金压力较大,并且利润空间压缩的很小,很多养殖户纷纷改行,养殖大棚闲而不用,杨富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此,他又经过多次参观、学习、考察、交流,与其他有志之士通过贷款、筹借筹方式共筹集资金1200万元,于2008年成立了盛国畜牧有限公司,占地 62 亩,专门从事孵化产业,现正在建设中,预计 2010 年夏便可投产运营,将更好的为民解忧。
四、为理想不断学习,道德文明永相传
XX 同志从未放松对思想理论的学习,他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仅他自己这样做,他还希望全体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提高,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在公司内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订阅各种党报、科技杂志、文学信息等刊物及报纸,鼓励员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强化提高员工素质。华明饲料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职工从来未发生过打架、斗殴,甚至不文明的行为都很少出现,并且每位职工在村里渐渐都成了孝子、孝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真是民间一大奇迹。
五、为明天继续奋斗,公益事业常放心间。
他指出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用低成本吸引客户,用高质量赢来客户,他满怀信心的说“为了更好的发展公司,为了更好的带动客户致富,为了更好的赢得支持,我们下一步将成立无棣华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鸡苗、饲料、养殖、宰杀一条龙服务。”发展宰杀业也是为养殖户提供销路问题,此心可见一斑。
杨富国同志创业已有 28 个春秋,他一直以带动父老乡亲致富为目标为社会公益事业无私奉献,修路、建桥、治病、救灾等社会捐款已记不清,至少已 10 余万元。他是致富不忘乡亲的典范,是企业家学习的楷模,是村民道德的榜样。
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XX,男,1956 年生,2008 年入党。该同志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经济嗅觉和创新水平,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怀揣远大理想,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一、为乡亲艰难创业,一心帮邻致富。
1982 年,他开始搞私营运输,通过几年的辛苦打拼,自己积累了一定资金。在跑运输过程中,发现农村新兴的养殖厂比较多,但鸡饲料比较紧缺,农民买饲料不知道真假,有时花冤枉钱,上当受骗之事时有发生,为此,他决心自己建立饲料厂,为村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好饲料。2007 年,他通过多方协调资金,筹集 600 万元建立起了
华明饲料厂,华明饲料占地 10 亩,拥有职工 40 余人,每人月收入1500 元以上。华明饲料生产的优质饲料能够供应本地 20 余个村,100余户养殖户,为养殖户年节省资金 10 余万元。
二、为梦想致力创新,使诚信深入人心。
他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如不创新就会被无情的淘汰出局。为了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达到邻里共同致富的梦想,他多次聘请潍坊、龙口等技术人员完善公司技术创新,邀请了部分养殖户作为公司的顾问,随时为厂家的发展提供反馈信息。他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从不因客户欠债欠债而不与发货,并多次给予困难养殖户与无私帮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全体养殖户都富起来,共同把养殖业做大做强,使群众尽快脱离贫困边缘,走向幸福的小康之路。他的付出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为乡亲再次创业,勇担商业风险。
华明饲料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原料,给村民解决了不少困难,但现在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因金融危机和禽流感鸡苗价格上涨较快,养殖户感觉资金压力较大,并且利润空间压缩的很小,很多养殖户纷纷改行,养殖大棚闲而不用,杨富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此,他又经过多次参观、学习、考察、交流,与其他有志之士通过贷款、筹借筹方式共筹集资金1200万元,于2008年成立了盛国畜牧有限公司,占地 62 亩,专门从事孵化产业,现正在建设中,预计 2010 年夏便可投产运营,将更好的为民解忧。
四、为理想不断学习,道德文明永相传
XX 同志从未放松对思想理论的学习,他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仅他自己这样做,他还希望全体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提高,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在公司内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订阅各种党报、科技杂志、文学信息等刊物及报纸,鼓励员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强化提高员工素质。华明饲料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职工从来未发生过打架、斗殴,甚至不文明的行为都很少出现,并且每位职工在村里渐渐都成了孝子、孝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真是民间一大奇迹。
五、为明天继续奋斗,公益事业常放心间。
他指出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用低成本吸引客户,用高质量赢来客户,他满怀信心的说“为了更好的发展公司,为了更好的带动客户致富,为了更好的赢得支持,我们下一步将成立无棣华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鸡苗、饲料、养殖、宰杀一条龙服务。”发展宰杀业也是为养殖户提供销路问题,此心可见一斑。
杨富国同志创业已有 28 个春秋,他一直以带动父老乡亲致富为目标为社会公益事业无私奉献,修路、建桥、治病、救灾等社会捐款已记不清,至少已 10 余万元。他是致富不忘乡亲的典范,是企业家学习的楷模,是村民道德的榜样。
篇六: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
乡 村好青年事迹材料莲山课
件 www. 5yk
j. com2 优秀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张 xx, 男, 1982 年 9 月出生, 中共党员, xx 县 xx 街 xx 村人。
2006年 6 月从 xx 师范大学 xx 学院计算机专业学习毕业后放去到 xx 县 xx中心工作的机会, 回乡 当了一名在别人看来毫不起眼的村官, 同时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 兼营一个计算机销售与维修店和xx 县 xx 街 xx 销售店, 成为农村青年学习创业典型。
立志当村官服务新农村
张 xx 的母亲是 xx 村连续三届的村“两委” 班子成员, 县乡 人大代表, 在村子里是响当当致富带头人, 曾多次受到州县乡党委政府的表彰。
从小目睹耳染了母亲的事迹, 他从上大学开始, 就把学成后回报家乡 的心思牢牢植在了心底, 实值第三届村委换届之际, 他多次跑村委会表决心, 毅然报名参选, 立志为家乡 的发展献一份力。
2010 年 4月, xx 街乡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 年仅 28 岁的青年党员张 xx同志, 通过公开选举这一平台, 依法以 2051 票当选为 xx 村委会副主
任。
成一名“村官” 后, 面对角色的转变, 肩上的担子, 怎样才能当好“村官” 一直是他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张 xx 在当选表态发言时说:
“做农村工作对于我来说是外行, 但我也是农村人, 我有信心和决心履好这份职” 。
进村委会工作以后, 加强与村“两委” 班子及群众沟通协调, 他深入村寨调查研究, 听取群众的意见, 找准工作的切入点, 因地制宜地引导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重点围绕畜牧、 烤烟、 甘蔗、 蜜香梨、 茶叶、 蔬菜、 核桃等几项重点产业抓发展, 帮助群众搞好产业规划, 基本做到每个村小组有 1—2 个产业。
特别是在 xx 村农事 e 网通推广运用、 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和点播以及农民党员上网培训等工作上,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大学所学的计算机专业优势, 认真利用“农事 e 网通” 这一平台为群众办实事, 减少群众办事成本, 组织农村党员利用远程教育、 农民党员上网培训基地进行政治理论、 科技知识、 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学习, 增强农村党员自身综合素质, 为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3 年, 在第五届村“两委” 换届选举中, 他又再次以高票当选为 xx 村委会副主任。
白手起家诚信经营
年仅 32 岁的张 xx, 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 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 大胆创业, 吃苦耐劳, 勤奋好学。
近几年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但由于受到信息技术、 自身文化水平、 眼界等条件的限制, 农村青年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还不能起到真正带头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那些底子薄, 自身发展能力弱的农村家庭, 仅靠传统
的农业种植难以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大学生, 他总在思考, 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创业行动来带动乡 亲们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毕业后,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 通过考公务员这根独木桥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2012 年他报名参加 xx 县 xx 中心招聘考试, 考试成绩优异, 进入面试阶段, 但他却放弃了面试的机会,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家人的资助下, 在兴街开发区开了个电脑及配件销售维修店, 销售范围包括 xx 街, xx 街, 马关, xx 坡和 xx 口岸等地, 每年实现销售纯收入 8 万元。
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 农民生活质量追求越来越高, 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也让他看到商机, 他通过与 xx 县 xx 水厂负责人的沟通, 承诺销售数量和服务质量, 以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赢得 xx 县 xx 山泉水在 xx 街乡 的经营权, 由于他服务周到, 信守承诺, 他每年销售 xx 山泉水 2. 4 万桶,实现销售纯收入 3 万元。
在家人的支持配合下, 他还经营着日用百货、牲畜饲料及用药、 化肥、 农药等农资商品。
在他自己创收的同时, 也不忘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村民们分享, 带动了本村部分青年的自主创业积极性。
孝敬父母传承美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自古以来的美德, 张 xx 作为家中的独子, 他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 在忙于工作和生意的同时, 不忘关心和孝顺家中的父母, 抽空回家陪伴他们, 聊聊家里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 每年抽时间带他们外出游玩, 放松身心,做一次全身体检等, 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心情愉快。
特别是 2011
年, 母亲腿患风湿并后, 医生要求手术治疗, 连续做了两次手续, 共花医疗费用 9 万元左右, 由于手术失败, 母亲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妻子又是教师, 不能随意请假, 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张辉一人身上,他既要忙于村委会的工作, 又忙于生意, 还要照顾好母亲, 只要听见说民间有人能治好母亲类似的病, 就开车带着母亲前往看病, 到过xx, xx, xx, xx 等地看过病, 听见什么药有效就买什么药,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2 年的下半年, 母亲终于能站起来走路了。
张 xx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 但他却以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步一个脚印, 从一点一滴做起, 饮水思源, 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如既往地用一颗对党和事业的忠心, 为群众办好事实的决心, 继续在党和群众之间, 发挥好桥梁扭带作用,为群众服务。
莲山课
件 www. 5yk
j. com2
篇七: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
村健康家庭事迹材料农村健康家庭事迹材料
篇一: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鼎山街道高牙村打石岗经济合作社张泽云、吴发芳家庭,虽然普通,但堪称最美家庭。这是一个拥有着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夫妻俩、两位老婆婆,一个女儿。她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数十年来,夫妻俩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一家人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女儿懂事好学,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婚后几十年来,夫妻俩在生产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孝敬老人,照顾女儿;如今,夫妻俩都六十多岁了,不但要照顾年近九十的婆婆,还把一百多岁娘家老妈妈接到自家照顾。端饭递水,洗脸抹汗,嘘寒问暖,尽责尽孝,无微不至。每当看到两位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夫妻俩如同吃了蜜糖一样的甜。每逢农忙时,挖地种菜,为花椒修枝剪叶、施肥浇水,夫妻俩往往从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除了回家照顾老人,一忙就忙到中午,虽然劳累但因为
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让他们倍感欣慰。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乐,夫妻俩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说起女儿张利,是吴安芳和丈夫最大的骄傲。女儿从小就非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若是碰上农忙的时候,更是会主动地去帮忙。吴安芳经常说:“自己再苦再累不算什么,只要孩子们有出息,自己就心满意足了”。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在这对农村夫妇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为了供孩子读书,夫妻倆一门心思扎进庄稼地,为的就是庄稼收成能好点,多赚点儿钱,供孩子们读书。同时夫妻俩也很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以身作则,孝敬老人,邻里和睦,为的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使她能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他们心中,孩子才是他们的希望,自己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只要孩子有出息,他们这心里才踏实,日子才更有盼头儿。女儿也在他们的关爱和呵护下茁壮成长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妇俩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女儿张利几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现留学美国。虽然女儿在家的时间少了,但是在外的她总是常打电话回来关心两位婆婆的健康,提醒自己的父母注意身体,每当节假日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他们。看到孩子如此孝顺,夫妻俩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乡邻们有时会问起他们关
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吴安芳觉得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他们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
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他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张泽云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夫妻俩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他们的努力也让他们收获了幸福和温暖。夫妻俩用孝心,爱心、真心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篇二: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一):记汪顺土王春梅一家
这是一个祖孙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互敬互爱,和睦平等,
母慈子孝;夫妻遇到事情主动商量配合,互相关心扶助,理解沟通,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这就是汪顺土和王春梅的家。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他们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他们是万家灯火中最平凡不过的那一盏,但他们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2014 年,汪顺土王春梅家庭获得上饶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一、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建幸福乐家园
汪顺土与王春梅于 1997 年结婚,夫妻两 18 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敬如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汪顺土,1971 年 10 月 27 日出生,1991 年 7 月登上三尺讲台,至今已有 25 个年头,在 25 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并赢得同事、领导的认可。
在农村,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给孩子的学前教育是
不系统、不专业的,而且现在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深受丈夫'园丁'情怀感染的汪春梅萌生了办幼儿园的想法。2006 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开办了李宅乡贝贝乐幼儿园。这些年来,靠着他们勤奋的双手和对孩子们的满腔爱心,幼儿园渐渐走上了正轨,众多的留守幼儿在这里得到关爱与欢乐。
除了事业上的进步,他们的家庭生活也非常温馨幸福。最让汪顺土欣慰的是,婆媳关系这个千古难题,在他们家却不用烦扰。18 年来,他的妻子从未与公婆拌过嘴红过脸。他的母亲今年 63 岁,父亲 67 岁。2008 年父亲患了脑溢血后,留下了后遗症,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父亲出院后,他们便把两位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汪顺土是个大孝子,为了使半身瘫痪的父亲能尽快恢复健康,他不惜代价四处寻医问药。不管工作多么累,压力多么大,他都坚持每天下班后为父亲按摩手脚,帮助父亲做运动。他使出浑身解数,让父亲能早日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看到丈夫那么累,王春梅疼在心里,她在忙完了幼儿园的事情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抢着为公公端饭送水,以尽儿媳的微薄之力。'苍天不负有心人'.值得庆幸的是,在两夫妻六年如一日的悉心关照下,汪顺土的父亲如今已经能够左手拿勺吃饭,拄着拐杖去
遛弯了。
汪顺土的弟弟 2000 年在外打工时落下了一身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今年已 37 岁还单身一人。于是,王春梅与丈夫商量,把小叔子接到家里,悉心照顾。现在他们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二、携手创办普惠园,热心公益报社会
汪顺土经常对妻子说,和谐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也必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无论是他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他们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份爱心相送,积极参与社会捐献爱心活动。2012 年,宗儒源头的小宇杰不慎烫伤,需要多次作植皮手术,医药费不少于八万元。这简直是给本来就贫穷的农村家庭一个致命打击。汪顺土夫妇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四处奔走相告,呼吁兄弟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宇杰渡过难关。仅第一次便为小宇杰募捐一万八千多元。如今小宇杰已基本恢复健康,又来园里上学了。汪顺土两夫妻商议,每学期都为其减免保育费,且在生活上处处关心照顾小宇杰,让他忘记痛苦,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
三、爱国守法懂诚信,为梦汇聚正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汪王俩夫妻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
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他们积极执行居委会有关规定,配合居委会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他们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促进农村地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实现大家共同的梦汇聚正能量。
在汪顺土看来,'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做到'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这样才是真正的和谐幸福的家庭。汪顺土认为,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
一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他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他的努力也让他>收获了幸福和>温暖。他希望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二):家 和 万 事 兴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12 口人,既有嫡亲的祖孙四代,也有主妇残疾的哥哥。30 年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饭,一屋住,家庭成员至今从未红过脸,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胜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这是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儿子子承父业,经营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儿子远赴贵州发展,成立名副其实的'青年企业家',企业涉足建材、矿产资源、>房地产、酒店、商业超市等行业,全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这也是一个备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尊重的家庭,数十年来,家庭成员倾心'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扶弱济困,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坐在方早德家的庭院中,听着他侃侃而谈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万事兴'的含义,深深地为这个家庭所蕴含的魅力所折服。
方早德先后担任了湖坊公社农技员、农技站长、农民副乡长、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等职务,并于 2004 年退休。退休了,这位身上安装着心脏起搏器的老人,并没有因为岁月更替、职位变换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怀着一颗为民奉献的丹心,方早德又接
着在新农村建设上唱响一曲奉献者之歌。
2007 年湖坊镇湾里自然村被上级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亲们渴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盼了几十年,深受群众信赖的方早德,被村民推选为理事会顾问。老百姓说,有了方书记来村里管事,我们最放心。
为了将湾里建设成全县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农村,方早德将自己的整体构想告诉了远在贵州遵义创业的小儿子,并且掏出了心里话:'我从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再说,回报家乡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湾里的新农村建设就是咱家的事!'儿子方勇
军被父亲所感动,承诺:除上级专项划拨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外,其余所需建设费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担。
那些日子里,方早德不顾自己已经是 60 多岁的老人,心脏病可能随时发作的危险,经常忙里忙外,操心费力。夏日炎炎、暑气逼人,他头戴草帽,挽起裤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他又提着热水瓶跑前跑后给正在建设新农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香茶,给大家加油鼓劲。
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公共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方早德一家投入 83 万元资金。巨额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换来了湾里面貌的大改观。2007 年湾里在全县、全市新农村建设评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最美的村庄'6 之一。2007 年、2008 年湾里 6 组新农村建设图片在人民网滚动播出 60 批次。从省内外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对湾里新村的建设赞叹不已。
如果说方家是一栋生机盎然的房子,那么每一名成员就是支撑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个家庭成员看似普通低调,但个个拥有一个宽广的心胸和甘为人梯的奉献情怀。他们各自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心力,为社会的和谐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小儿子方勇军开始创业生涯时,大哥方加军已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了一名农技员,后来还当上了镇里的农机服务站站长。凭着钻劲和过硬的育种技术,把农技站经营的红红火火。
与此同时,弟弟在当地乡镇水泥厂上班并通过入股煤矿挣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当地的一家水泥企业改制。工作量骤然增加,工作强度加大,资金、管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就在弟弟创业启动缺少资金时,方加军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还以自己的名义贷了 20 多万给弟弟;一听说弟弟要远赴贵州发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业需要人管理时,毫不犹豫地离开农技站,到弟弟手下当了三年的厂长,直到弟弟将所有业务全面转往贵州发展时,(>范文先生网 >)他才重新回到农技站,由弟弟>投资成立了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干回了自己喜欢的老本行。
如今小儿子方勇军的'蛋糕'越做越大,独资的10 家企业分布在黔、赣两省,已形成以水泥为主,科、工、贸、农多业并举的综合性经营实体,各类企业累计年实现利税
6000 多万元。
'没有兄弟姐妹之间团结互相扶持,没有来自家庭
的力量源泉支持,我的企业不可能发展至如此规模。'方勇军对此满怀感激。
回首 1969 年到铅山湖坊落户至今,方早德对自己家的变迁,总结为'三个变'和'三个不变'——变的是家中的富裕生活,变的是家庭由农耕迈向企业的生活方式,变的是由温饱转向小康的生活质量;而不变的是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光荣传统,不变的是和谐美满、敬老爱幼的家庭关系,不变的是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
的确,和谐、敬业、勤俭,铺就了方家事业成功的基石,成就了方家的幸福美满!
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三)
有一种树,没有笔直的干,没有翠绿的叶,不与杨柳为伴,不与松柏争美,只有在那个荒凉的大地上独自生长,它就是红柳树。在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陈边蕊和张邦荣夫妇就如同红柳树一样扎根在喀拉布勒根乡喀拉塔斯村。
陈边蕊和张邦荣家共有 5 口人,陈边蕊是一个个体户,经营煤场;丈夫张邦荣,中国共产党党员,退伍军人,搞运输,经营空心砖厂。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张政辉在乌鲁木齐武警部队参军。女儿张慧怡出嫁后和丈夫一起留在家中帮忙。家里还有 79 岁的老母亲。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
篇八:乡村阅读榜样事迹材料
dquo;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最美乡村教师”汝科俊事迹材料
索罗学区东白小学二 0 一三年六月七日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汝科俊,男,汉族、1957 年出生,中专学历,1977 年参加工作,现任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汝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 34个春秋。他 34 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他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34 年来,汝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默默耕耘、不断钻研
1977 年 1 月,汝老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他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他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父爱,却盛于父爱。因为老师对学
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汝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汝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张亚军。他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汝老师课上经常提问他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当发现他的语文很好时,就在学校每周一次的语文朗读学习中,让他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他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张亚军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汝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汝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汝老师身上很多很多,他时刻把德育工作
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任教 34 年来,汝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历年来,他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区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他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11 年,在全区小学毕业统考中,他所任教的语文获得第一名。他本人也荣获了“市级教学能手”、“乡级优秀辅导员”、“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
汝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他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他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汝老师知道教师吃的是一碗良心饭,教师任重而道远。勤教学、苦钻研,不图名利,脚踏实地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就如澳大利亚沙漠中的一种无名花,无需肥沃的土地,也无需充足的水分,做到吸收得比别人少,开出花儿比别人美,更可贵的是奉献出的比别人多。从初登讲坛的青涩,到今天的成稳娴熟,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汝老师用真情和汗水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他凭借自己丰富深厚的学识基础、创新求真的教学风格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感动并带动着身边的莘莘学子学,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在我们眼中,他就是最美的乡村教师。我们相信,汝老师一定会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优秀……
索罗学区东白小学 2013 年 6 月 7 日
下一篇:刘谦初事迹感想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