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人教版(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人教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考点规范练 16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选择题 1 1.1979 年 3 月 15 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文章,明确指出不能从“队为基础”退回去,搞“分田到组”“包产到组”。已经发现“分田到组”“包产到组”的地方,应坚决纠正。这说明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推广 B.围绕农村体制改革出现分歧 C.国家改革开放战略遭到了质疑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已经发现‘分田到组’‘包产到组’的地方,应坚决纠正”,可知当时部分领导人对农村包产到组还是持抵制态度,说明围绕农村体制改革出现分歧,故选 B 项;题干材料说明包产到组遭到了部分人的抵制,而非得到推广,排除 A 项;不认同包产到组并不等同于质疑改革开放的战略,C 项属于过度推断,排除;题干材料说明包产到组遭到部分人的抵制陷于停滞,而非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排除 D 项。
2 2.到 1982 年底,河北省某县在全县社队企业中实行了责任制,形式有“定额承包,超包全留,自主分配”“定额承包,超额分成,计件工资”“定额承包,超额提奖,固定工资”“定额生产,超额奖励,利润分成”等等。这些举措(
) A.奠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B.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C.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河北省某县在全县社队企业中实行了责任制。自主承包经营的做法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同时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内容,故 C 项正确;1978 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故 B 项错误;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故 D 项错误。
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有“大跃进”运动、1959—1961 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和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
) A.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B.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 C.工业结构日趋合理
D.城乡工农统筹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有‘大跃进’运动、1959—1961 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和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可知这体现了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故选 B 项;A、C、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4 4.1981 年,上海电机厂成立经营服务部,在调研中发现广东地区甘蔗大丰收,但当地糖厂设备陈旧,加工能力跟不上。于是,电机厂根据华南环境和榨糖工艺条件,重新设计专用电机。此后,上海电机厂的产品迅速占领南方市场。这反映出当时(
) A.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的改变
B.传统经济模式的突破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广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上海电机厂“根据华南环境和榨糖工艺条件,重新设计专用电机”“迅速占领南方市场”,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的做法,体现出对传统经济模式的突破,故选 B 项;题干材料与所有制调整无关,排除 A 项;C 项开始于 1984 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展开,故排除;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 D 项。
5 5.下面有关邓小平的重要讲话意在(
) 1977 年 7 月,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重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1978 年 6 月,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A.抵制错误,解放思想 B.整顿党风,统一思想 C.经济改革,市场主导 D.力挽狂澜,创造历史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中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发生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的讲话主要是针对当时“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故 A 项正确;整顿党风,统一思想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经济改革,市场主导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提出的,故 C 项错误;力挽狂澜,创造历史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6 6.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方面,短缺经济下商品和服务的长期匮乏,满足不了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另一方面,单一公有制经济容纳不了日益增长的就业需要,特别是不能吸纳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说明我国这一时期(
) A.需要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B.经济体制改革陷入瓶颈期 C.发展乡镇企业具有必要性 D.需要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存在商品服务的匮乏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安置的问题,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可以缓解题干材料中的问题,C 项正确。国企改革和大力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都无法同时解决题干材料中的两个难题,故排除 A、D 两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而不是强调改革陷入瓶颈期,排除 B 项。
7 7.198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 1984 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 9.1 万个乡(镇)政府、92.6 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 A.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 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C.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 D.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 答案:A 解析: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1983 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这与题干材料中“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相符,故 A 项正确;1978 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与题干材料中“1983 年10 月”的时间信息不符,故 B 项错误;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这与题干材料中“1983 年 10 月”“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不符,故 C 项错误;1978 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与题干材料中“1983 年 10 月”不符,故 D 项错误。
8 8.下图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某份文件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文件针对的是(
)
A.农村经营方式变革 B.首批经济特区创建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体系完善 答案:C 解析:农村经营方式变革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涉及扩大外资权限,故 A 项错误;经济特区利用外资进行建设,不是扩大外资权限,故 B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可以适当利用外资,扩大外资权限,扩大地方自主权,故 C 项正确;对外开放体系完善是指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的对外开放格局,与题干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9 9.1956 年,陈云提出以引入市场机制的办法解决单一公有制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弊端,结果加剧了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引入市场机制,经济快速发展。据此推知(
) A.20 世纪 50 年代已确立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冲突 C.经济运行机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需适应 D.公有制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巨大弊端 答案:C 解析:“1956 年,陈云提出以引入市场机制的办法解决单一公有制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弊端,结果加剧了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市场机制并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引入市场机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1978 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生产力快速发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引入市场机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故选 C 项。
10.1978 年 10 月,美国某汽车公司在来中国洽谈合作时,提出希望中国有一部政府法律,公布后投资双方可依法办事。1979 年 7 月 1 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7 月 8 日即付实行。这表明(
) A.外商重新进入中国有损中国主权 B.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障碍彻底打破 C.中国吸引外资的迫切性和坚定性 D.外商直接投资推进中美关系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提出希望中国有一部政府法律……1979 年 7 月 1 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可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顺应外商来华需要,出台外商投资的相关法律,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法律保障,这反映了我国打开改革开放局面的迫切性和坚定性,故 C 项正确。中国的开放是以尊重国家主权与安全为前提的,排除 A 项。当时仍受“左”的思想影响,“彻底打破”说法绝对,排除 B 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 D 项,排除。
11.1988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 年宪法修正案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9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述宪法修正案的出台(
) A.反映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快 B.反映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 C.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 D.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中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因此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没有体现出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故 B 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是在 1992 年之后,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故 D 项正确。
12.下表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 会议 社会主要矛盾 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 年中共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改革开放成果非常显著 B.社会贫富差距日趋消失 C.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D.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答案:A 解析:根据表中主要矛盾的变化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对物质需求较高,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入发展,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因此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故选 A 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还存在地区差异和贫富差异,排除 B 项;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涉及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排除 C项;市场经济体制是 1992 年中共十四大后提出的,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经历了萌芽、受挫、恢复探索、理论形成、体制建立、完善成熟六个发展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开拓创新、在实践上的伟大创举。
中国共产党早在 1956 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这一探索过程,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源
头和起点;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尝试“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再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日益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摘编自毛传清《论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发展过程中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参考答案:(1)特征:探索时间早;探索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深受中国政治环境影响,认识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起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2)评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历经艰辛和曲折,凸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81 年 12 月 12 日 1 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 82 年 3 月 23 日 1 天 讨论记录: ……(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 83 年 3 月 3 日 1 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
下一篇:浅析文学经典价值和意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