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方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方案,供大家参考。
疫情防控方案
十四、
疫情防控方案
第一节、建立健全工地疫情防范控制体系
施工总承包单位是疫情防控的直接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组建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组,并明确工地现场各参建单位的具体责任人和防控工作职责,牵头做好务工人员信息登记并录入实名制管理系统,切实做好组织排查、信息报送、隔离观察、疫情防控、生活保障等工作。
一、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及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1)审定项目部的应急预案; (2)全面指导项目部的应急救援工作; (3)全面落实项目部的预防措施及防护物投入使用; (4)落实政府及上级单位有关应急工作的重要指令; (5)负责组建应急指挥部或指定人员到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对应急抢险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6)审定对外发布和上报的事件信息; (7)负责审定下达和解除预警信息,负责下达应急响应程序的启动和终止指令; (8)应急响应结束后,安排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评估和总结。
二、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应急办公室成员及职责
(1)负责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和本单位应急领导小组的会议决议、有关要求等; (2)负责 24 小时应急值守,接收各类突发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的处置状况,收集相关信息并做好上报工作; (3)负责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组织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审核、发布和管理备案等工作;负责制定、报批和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培训计划; (4)负责应急资金计划的制定和应急项目的审批;
(5)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制度的编制、落实,制订应急物资和装备配备计划,负责应急物资的定期检查等; (6)负责应急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应急队伍的培训与演练计划等; (7)组织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应急物资和抢险救援队伍等,并对施工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管理;
三、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现场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及职责
现场应急救援队伍是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分工协作有序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工作组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减调整,主要包括现场抢险组(救援、疏散、警戒等)、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1)现场抢险组 主要职责:实施现场救援方案确定的各项救援措施以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负责现场感染人群的救护,设置隔离区域;负责协助外部救援和医疗队伍开展工作。
(2)善后处理组 主要职责:负责患者的后续医疗救治;负责核实患病人员情况及其亲属的接待、安抚、住宿及日常生活工作:负责赔偿的洽谈以及患者的善后工作:负责保险索赔事宜;负责恢复现场办公、生活等基本功能。
(3)事故调查组 主要职责:负责保护事故现场,搜集事故资料;负责事故调查,确定事故损失、性质、原因、主要责任人,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意见。
第二节、卫生指导意见和救治式医疗措施异常情况处理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特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指导意见和救治式医疗措施异常情况处理方案如下所示
(1)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在 24 小时以内报告,并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2)对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前提下,应及时将其送往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进行救治。发现人应尽可能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或近距
离接触,并离开患者生活、工作的房间或办公室等场所。在现场附近把守,防止人员进出,等待应急组织其他人员的到来。
(3)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做好消毒处理,必要时请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专业消毒。对发生确诊或可疑病人的疫区、空间、交通工具、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有效消毒;对不宜使用化学消杀药品消毒的物品,采取其它有效的消杀方法;对价值不大的污染物,采用在指定地点彻底焚烧,深度掩埋(2 米以下),防止二次传播。
(4)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进行临床观察。对需观察隔离的员工设置专门的隔离区,负责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食堂采买要避开病毒源,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5)对易感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需要进行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主动配合有关卫生部门采取医疗措施。
(6)照顾患者时应佩戴口罩防护服等,口罩用后应统一回收处理, 与患者接触后应用肥皂等彻底清洗双手。
(7)充分考虑发生传染病疫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期间可能带来的人手紧缺问题,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正常生活、工作秩序。
(8)及时公布本次发生疾病的传播方式,传播规律,有效的预防方法,如何正确对待,使广大职工进一步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以消除职工、群众的恐惧心理,稳定职工情绪,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9)禁止非本单位人员乘坐本公司车辆,随时对公司属车辆进行消毒。根据需要派出专用车辆参加救援工作。
(10)做好患者亲友的接待、安抚工作。
(11)对健康的未受感染的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第三节、人员防控办法
一、项目员工防控办法
工地开工后,施工方要进一步强化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建立健康监测及报告制度:施工工地应设置体温测试点,各建设、施工、监
理单位应每天指定专人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测试,对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体温测试情况应建档记录。同时,建立“双报告”机制,将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属地管理,服从属地统一调度、统一监管。相关疫情防控信息在报告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时,一并报告所在地有关疫情防控部门。
(2)实施工地封闭管理:施工工地原则上应保留一个出入口,关闭封锁其他暂不使用的出入口,出入口使用期间,必须由专职卫生员对进入人员进行测温,采取人脸辩识等实名制登记审核,并配备相应保安人员。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的围挡或围墙必须严密牢固。急需工作外,减少或暂缓其它涉及业务谈判、财务核对等往来活动。材料、设备进场应严格落实运输车辆、相关人员的消毒和卫生防护要求。对确需来工地的外来人员,应做好信息登记、手部清洁、体温测量和口罩发放等工作。
(3)强化宿舍及食堂管理:严禁宿舍“大通铺”现象,合理控制每间宿舍人数,保持宿舍定期通风、换气和消毒。食堂应具备卫生许可证,并定期消毒;食堂工作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佩戴合规口罩;保障饮用、洗漱等热水供应,提供饭前洗手的必要盥洗设施和洗手液;组织工人分批、分散就餐,控制每批就餐人数,避免面对面就餐;工地食堂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严禁在工地食堂屠宰野生动物、家禽家畜,严禁携带野生动物、家禽家畜进入工地;严格工地生活垃圾管理,严禁垃圾偷倒乱倒现象,做好垃圾储运、污水处理、沟渠及下水道疏通等工作。
(3)消毒灭菌。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 度、30 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以有效灭活病原体。对工地、办公区、宿舍、会议室等进行消毒,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工地内禁止长期露天堆放垃圾,垃圾场及时清理垃圾,杜绝污水横流。
(4)科学佩戴防护用品: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为每一名从业人员配发合格足量的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疫情防控物资,并督促按规定使用;对未佩戴口罩的,不得允许其进入食堂等公共场所,不得允许其参加有关活动;对拒不听从劝阻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向辖区公安机关报告。
(5)项目部全体人员包含分包队人员,每天上午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前测量人员体温。出现发热人员,体温超过 38C,伴有全身不适症状,服用退热药物,如乙酰
氨基酚,并进行隔离观察。
(6)加强健康教育: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职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7)强化应急工作机制: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密切关注本单位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对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干咳、全身乏力等症状的,各单位要及时督促就医诊治,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处置,并配合社区和疾控机构做好病毒消杀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出现务工人被确诊感染后,应第一时间全面停工,按照疾控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做好排查、隔离治疗等工作,建设、施工单位应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保障等,配合做好相关后续管理工作。
二、流动人员防控办法
设立专人专岗,对接属地行业主管部门、疾病控制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1)实行实名制管理,严格进、出场实名制考勤,真实采集和录入全部进场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工种、班组、籍贯、联系方式等实名信息。
(2)排查流动人员两周内往来史、接触史,杜绝疫情的输入性、扩散性蔓延。
(3) 控制人员出入,同时对出入人员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发现疑似急性传染病人员立即隔离观察。在工地入口设立体温检查点,进出流动人员进行体温检查。尤其是对外来访问人员检查体温,发放口罩,并进行登记。
(4) 卫生间使用完毕之后,做好消毒和通风。完善卫生间洗手池、洗手液等设施,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厕所清洁卫生。
(5)保障防疫物资充足到位,项目应准备足够的口罩、测温计、消毒液等疾病控制用品,以供外来流动人员使用。
(6)设置单独的隔离观察宿舍,用于需临时隔离观察的流动人员单独生活居住,隔离观察措施应符合属地疾病控制部门要求。
第四节、施工场所环境防控方案
一、规范垃圾收集处理方案
疫情期间垃圾分类处理规范程序 1、设置口罩回收箱(放于体温测量处),每天统一送至环卫口罩回收箱,进行统一处理。
2、垃圾处理要明确分类,做好防护措施,尽量不碰可疑的东西,要勤洗手,勤消毒,做好个人卫生。
3、对隔离观察人员的垃圾严格消毒并采取袋装密封处理。
4、对运输车辆及装载工具等的冲洗消毒。保持整洁美观,避免细菌滋生。
5、要做好公共卫生。要统筹做好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排查,清除暴露垃圾堆放点。定期对公共场所、重点部位进行全域喷洒消毒。
6、加强回收管理,疫情期间不出售任何垃圾,统一由环卫处理。
疫情防控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 一、建立健全工地疫情防范控制体系 建设单位是工地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首要责任主体,应全面做好工地疫情防控的组织、处置、协调工作,牵头建立疫情防控组织体系,明确包括施工总承包、监理、专业承包(分包)、劳务分包、材料供应等相关建设主体的防控责任。施工工地现场必须达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规定的要求后,方可进入开工流程。施工总承包单位是疫情防控的直接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组建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组,并明确工地现场各参建单位的具体责任人和防控工作职责,牵头做好务工人员信息登记并录入实名制管理系统,切实做好组织排查、信息报送、隔离观察、疫情防控、生活保障等工作。
监理单位负责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施工单位隐瞒不报或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和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
二、严格落实开工前疫情防控措施 施工工地开工前,要严格落实人员健康排查、防疫物资储备等措施,严密监测和控制疫情发生。
1、编制防控方案: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组要制定明确、细致、操作性强的工地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健康排查、防控物资储备、隔离观察条件、开工计划、人员管理、食堂卫生、每日消杀、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措施。要根据施工工序进度制定详细开工计划,包括务工人员分次分批到位的名册计划表,防控物资每日消耗、储备情况,采取局部开工、机械施工优先的施工计划等,有计划、有步骤地递增作业人员、递增施工量。开工方案报经属地主管部门核查同意后方可启动开工组织程序。
2、严格信息告知:向所有务工人员告知防控相关信息,务工人员未接到通知,不得擅自返回工地;加强与务工人员沟通联系,掌握返回工地的行程安排,对同地区的数量较多的工人,尽可能协调或帮助其采取包车、拼车等方式集中返回,减少分散出行增加的疫情防控风险。
3、强化组织动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疫情应急防控工作组织体系,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防控工作队伍,责任落实到人,实现班组和个人全覆盖,按照制定的防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出现呼吸道症状和发热者应及时安排就医。
4、加强健康排查:开展所有务工人员休假期间的生活旅行情况登记,全面 掌握务工人员是否离苏及前往地点(时间)、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病人有过密切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等情况;对近两周有疫情重点地区旅行史、居住史、返常和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的务工人员,施工单位必须在册登记并随访其健康情况,安排临时单间宿舍隔离,观察期限 14 天;排查发现发热、咳嗽、乏力症状者等,应指导其及时就医,就医时应佩戴医用口罩。
5、做好物资准备:加强口罩、温度计、消毒药械等疫情应对物资准备,配置必要的临时隔离宿舍。将物资准备和物资消耗、储备计划纳入开工前置重要条件核查。物资配备确有困难的,可通过属地主管部门向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反映,帮助协调解决物资紧缺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做好医学隔离观察人员的生活保障服务工作,并按照规定支付工人在隔离观察期间的工资。
三、严格开工后疫情管控 工地开工后,参建各方要进一步强化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建立健康监测及报告制度:施工工地应设置体温测试点,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每天指定专人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测试,对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体温测试情况应建档记录。同时,建立“双报告”机制,将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属地管理,服
从属地统一调度、统一监管。相关疫情防控信息在报告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时,一并报告所在地有关疫情防控部门。
2、实施工地封闭管理:施工工地原则上应保留一个出入口,关闭封锁其他暂不使用的出入口,出入口使用期间,必须由专职卫生员对进入人员进行测温,采取人脸辩识等实名制登记审核,并配备相应保安人员。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的围挡或围墙必须严密牢固。要制定外来人员疫情防控要求,通知参建各方及其相关外协单位,除急需工作外,减少或暂缓其它涉及业务谈判、财务核对等往来活动。材料、设备进场应严格落实运输车辆、相关人员的消毒和卫生防护要求。对确需来工地的外来人员,应做好信息登记、手部清洁、体温测量和口罩发放等工作。
3、强化宿舍及食堂管理:严禁宿舍“大通铺”现象,合理控制每间宿舍人数,保持宿舍定期通风、换气和消毒。食堂应具备卫生许可证,并定期消毒;食堂工作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佩戴合规口罩;保障饮用、洗漱等热水供应,提供饭前洗手的必要盥洗设施和洗手液;组织工人分批、分散就餐,控制每批就餐人数,避免面对面就餐;工地食堂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严禁在工地食堂屠宰野生动物、家禽家畜,严禁携带野生动物、家禽家畜进入工地;严格工地生活垃圾管理,严禁垃圾偷倒乱倒现象,做好垃圾储运、污水处理、沟渠及下水道疏通等工作。
4、科学佩戴防护用品: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为每一名从业人员配发合格足量的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疫情防控物资,并督促按规定使用;对未佩戴口罩的,不得允许其进入食堂等公共场所,不得允许其参加有关活动;对拒不听从劝阻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向辖区公安机关报告。
5、加强健康教育: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职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强化应急工作机制: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密切关注本单位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对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干咳、全身乏力等症状的,各单位要及时督促就医诊治,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处置,并配合社区和疾控机构做好病毒消杀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出现务工人被确诊感染后,应第一时间全面停工,按照疾控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做好排查、隔离治疗等工作,建设、施工单位应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保障等,配合做好相关后续管理工作。
四、严格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核 开工前严格落实“五个必须”,即:建设单位必须在参建各方主体关键责任人全部到位后,组织施工、监理以及各分包单位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共同研究布置开工安全生产工作,并形成例会纪录。
施工单位必须做到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开工前施工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管理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项目部必须做到项目经理 24 小时在岗,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带班。工地在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情况下,经建设单位、项目总监签发开工令后,报属地建设主管部门核查同意方可开工;项目部必须对所有务工人员进行不少于两次安全生产教育(可结合健康教育),一次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一次是根据当前施工特点、施工流程及方法、主要危险源,开展安全防护基本常识、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教育。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做好开工前检查,并严格复核,发现施工单位未按要求落实自查或现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不得下达开工令,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整改。
疫情防控方案
— 1 —
建筑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一、组织机构 1、各工程项目应由建设单位牵头成立项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组成。
2、各参建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疫情防控、生活保障、治安保卫、对外联系等实施具体管理。
3、建设单位应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健康检查、防疫消杀等工作的分工和责任人。
二、现场管理 (一)一般规定 1、对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对进、出工地的人员实行实名制考勤、登记和核查,并填写《建筑工地防疫检测点排查情况登记表》。
2、建筑工地应配备红外线测温仪、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手套、医用防护服、白色医用服、消毒液、75%的酒精、医用护目镜等防疫物资。
3、项目应设置必要的单独隔离观察宿舍,用于临时隔离观察人员居住。隔离宿舍和观察措施应符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
4、建筑工地主要入口处设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示牌。
5、项目部组织对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培训学习。
(二)人员防护 1、施工单位应在工地进出口设立疫情防控检测点,所有人员进入工地前应进行扫健康码(或行程码)、测量体温并登记。所有
— 2 —
人员出入工地均应佩戴口罩,定期更换,做好个人防护。
对体温大于等于 37.3℃人员,要及时送至隔离观察宿舍进一步隔离观察,在隔离观察宿舍休息 10 分钟后,若体温仍大于等于37.3℃,应启动应急措施,及时用专车送至卫生健康部门指定的发热门诊就诊。
2、工地出入口应设置 75%酒精消毒液,用于消毒手部、门把手等易接触病毒部位,办公区、宿舍区、卫生间、食堂等配备洗手液。
3、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减少集中开会频次和参会人数,控制会议时间。参会人员应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应洗手消毒。会议期间应加大开窗通风量,有新风系统的,新风系统应全部开启。
(三)健康排查 1、扫健康码(行程码)及体温测量登记检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现场所有开通的出入口(包括车辆出入口)。
(2)办公区、宿舍区单独设置的,也应设置扫码、测量体温登记岗位。
2、扫健康码(行程码)及体温测量登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扫码测温登记检测点应安排专人值守,每班不少于2人。设置测温点的出入口在非使用时间应关闭上锁。
(2)扫码测温登记管理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配备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并做好记录,建立台账;对所有进场人员(包括司乘人员)进行扫码测温,确认扫码测温正常后方可进出。
3、每天最少早晚 2 对施工现场以及办公区、宿舍区的所有人员扫码测量体温,询问检查其身体健康状况,并登记在册。
— 3 —
4、重点检查有无发烧、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发现异常情况的,应立即按相关规定处理。
5、每天对进场人员扫码测温登记时,必须登记进场所有人员两周内往来史,排查进场人员两周内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与之往来接触,杜绝疫情的输入性、扩散性蔓延。尚在隔离期的人员或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不得办理返岗入职手续。
三、公共区域消毒和管理 1、生活区和办公区:办公室、会议室、门卫室、宿舍、厨房、餐厅、卫生间、公共浴室、隔离观察室等,每天消毒不少于 3 次,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 2 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15 至 30 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轿厢内与司机室、材料加工棚、有限空间作业及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等,每天消毒不少于 2 次。
3、其他设施:化粪池、排污口、中央空调出风口及回风口、建筑垃圾堆放区、公共垃圾箱(桶)等,每天消毒不少于 3 次。
4、消毒用品宜选用 75%的酒精、含氯消毒剂(如 84 消毒液等)、过氧乙酸等脂溶剂,75%的酒精和 84 消毒液应贴好标签,含 含氯消毒剂与洁厕灵严禁混用!
5、门卫室、隔离观察室、扫码测温点等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人员间隔 1.5 米以上,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戴橡胶手套、必要时穿戴防护服。
四、工地宿舍管理 1、工地宿舍应设置可开启式窗户,经常保持室内通风。
2、宿舍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 2.5 ㎡。
3、床铺间距不宜小于 1.5 米,宿舍内严禁使用通铺。
— 4 —
4、宿舍内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垃圾桶等生活设施,保持环境卫生。
五、工地食堂管理 1、工地食堂应具备错时分散就餐或盒饭供应的条件。
2、食堂工作人员证件齐全,一律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上岗。
3、分时取餐。安排就餐人员分时取餐,避免聚集排队取餐。
4、分散就餐。在室外洁净通风地段设置桌椅供人员就餐。用餐时应单向就坐,即所有人朝同一方向,相隔距离不少于 1 米。
5、就餐区域配备洗手液、消毒液、擦手纸,就餐前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直到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方可脱下口罩,用餐完毕及时戴上口罩有序离开。
6、售餐窗口内外之间,应采取局部隔断措施(例如透明板等),将餐厅内就餐人员与厨房加工人员(及售餐区内部)适当隔开,隔离高度 1.3m—2.0m(人的呼吸区范围)。
六、卫生间管理 1、卫生间应配备洗手液、擦手纸等卫生用品。
2、采用冲水式卫生间,人员离开卫生间时应自觉冲水。有条件的项目可使用感应冲水装置,减少接触感染风险。
3、卫生间、污物间、生活垃圾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20m,卫生间、污物间等的排风系统或排气扇应全部投入运行,确保与人员正常停留区域的空气压差为负压。
七、垃圾污水处理 1、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定期清理。
2、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应设置废弃口罩收集容器,专用垃圾筒应带盖,采用脚踩式开启,减少接触传播风险。每天两
— 5 —
次使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3、对工地生活污水、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符合疫情防控安全条件。
八、监督管理 1、项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每天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场人员扫码测温登记及健康档案更新情况、重点区域消毒消杀情况等进行巡检和日常监督,留存检查记录、影像资料,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项目应积极配合各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认真整改落实,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3、施工现场应预留专用车辆,配备专职司机,对出现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症状的人员,及时就近送往具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九、宣传教育 1、项目各参建单位要把疫情防控教育纳入三级教育范围,选择电子屏、横幅、标语、企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宣传各级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及各项部署要求,宣传日常防疫知识,配合班前教育、项目日常安全教育等要求,教育项目人员搞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
2、做好公益宣传。充分利用工地围挡、发放疫情防范贴画、宣传手册等渠道,加强疫情防控的公益宣传,提高从业人员防疫知识知晓率。
十、疫情处置流程 1、当工地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一律不得进入施工
— 6 —
区域、办公区域,并第一时间向属地乡(镇)办疫情防控部门、市疫情防控部门、住建部门报告,同时将相关人员专车送到卫生健康部门指定的发热门诊就诊,并按照疫情防控部门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密切接触人员暂时安置于工地设置的单独隔离观察宿舍内,项目派专人进行管理。待发热、咳嗽人员的检测结果出具后,再决定是否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继续隔离留观或者解除隔离。
2、在第一时间对可疑病人所在宿舍、卫生间等所有可能的活动场地进行消毒,对与可疑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按照防疫部门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3、经医疗机构确认为疑似病例或确诊后,工地应立即停工并封锁场地,配合疫情防控部门开展疫情防治,并及时向市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动态防治进度情况,项目经市疫情防控部门评估合格后方可开复工。
十一、疫情信息报送 1、在建工程的疫情防控工作统一纳入属地管理,服从属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调度、统筹管理。
2、施工单位应建立疫情防控每日报告制度,项目从开复工之日起,实行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零报告”机制,每天按属地乡(镇)办和住建部门要求报告当天疫情防控情况。
3、信息报送应充分利用线上上报,避免因报送方式不当造成人员感染。
疫情防控方案
新星艺术小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防控传染病工作,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的稳定,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目标,全面落实上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
二、工作原则:
⒈预防为主的原则 学校要积极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防护意识和学校公共卫生水平,发现案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有效的控制病情的传播和蔓延。
⒉分级负责的原则 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接受市、县、委各级领导的指导和监督。
校医、班主任及门卫等各部门负责防控的具体工作,按照学校关于防控的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防控的物资到位。
⒊快速反应的原则 学校要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有能力处理应急事件。落实“四早”的要求,保证在“发现、报告、隔离”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理。
三、健全组织结构,明确工作职责。
⒈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王振超(全面负责)
副组长:王瑞丽(具体负责)
成 员: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是学校防控传染病的领导机构,负责研究本校的防控工作的重要事项和决定,根据疫情预测和变化的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防控传染病的有关问题。
⒉宣传组 组 长:王瑞丽 组 员:各班主任 负责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防控意识。
⒊后勤保障组 组 长:陈伯廉 组 员:各班班主任 负责防控传染病的物资供应,上级精神的接收、传达,为师生提供周到的服务。
⒋信息组 组 长:王静 组 员:各班班主任。
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全校师生情况,及时整理、汇总材料和有关数据及时上报。即使整理、落实上级的各项精神。不断总结各项防控经验,加强舆论导向。
⒌督查组 组 长:郭长生 组 员:各班班主任 负责检查、督促各班、各部门、学校及上级的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指导各部门的防控工作。
四、防控措施
(一)日常防控措施 ⒈加强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板报、墙报、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防治传染病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利用家长会或以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宣传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讲解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保证学生每日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保质保量地上好课间操、体育课。号召学生利用课余实践自觉锻炼,课间十分钟要组织学生室外活动。继续坚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跟操制度。
⒊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进一步落实学校卫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达到净化无死角。平时认真扫除,教师、楼道经常开窗通风。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
水房配置有肥皂和水龙头,供师生用流动水洗手。
⒋完整各项制度 ① 岗位责任制度,根据学校的紧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② 信息报送制度。
各年级、各班要保证日常的工作信息和疫情及时向学校汇报,要保证联络畅通,休息日外出要留联系电话,做到联系及时。
③ 体温监测制度 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健康状况,对出现身体不适的学生主动关心、询问,学生每日自测体温一次,有班主任统一做好记录,及时掌握他们健康状况的变化。对体温异常(体温达到或超过 37.5 度)并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人员,及时通知家长,并联系 120 急救中心送往医院发热门诊诊治。
④ 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访制度 校医每日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进行登记并进行追访,及时确定病因和病情,做好统计分析,并将有关资料上报并存档。
⑤ 门卫制度 大门警卫要职责明确,恪尽职守,禁止校外人员随时进入校园,如情况特殊,经批准,并进行登记。
⑥ 定期消毒制度 学校定期对厕所、楼道、卫生间进行消毒。
⑦ 家校联系制度 家长与要与学校老师联系,无发热症状在校门进行登记,方可进校。
疫情防控方案
疫情形势下
节后复工注意事项 鉴于新型肺炎防控的严峻形势,节后复工是所有企业关注的焦点,下面对节后复工前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
01
建议公司应成立疫情防范小组
针对疫情, 成立公司疫情防范小组,进行人员管控,环境消毒,疫情宣传,物质筹备等方面工作,确保公司所有的疫情防护措施做到位。
02 企业节后复工时间建议
关于企业节后复工时间安排, 按当地疫情控制程度进行调整,确保疫情不被蔓延。
03
复工运作盘点
围绕“ 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对生产运作进行盘点,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4 04 区 内 环境消毒杀菌
复工前 各个区域都必须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确保施工区域内部人员的防护安全,特别注意食堂就餐,早会、例会等人员聚集时。
05 返厂复工人流管控措施
根据疫情区域情况,制定 返 回复工人流管控方案以及 复工期间人流管控措施。
06 休假期间管理人员准备事项
明确公司管理人员在 休假期间需要完成的准备事项,并制定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07 节后复工安排事项
疫情防范小组对节后 复工期间相关工作进行安排,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08 疫情防护用品准备清单
复工前准备好用于 疫情所需的防护用品。
通过以上八点对复工时间,复工前的准备,各级管理人员复工前的工作事项安排等,确保我们能保证人员健康的前提下正常复工。
复工复产肺炎疫情防疫方案 一、复工复产前期防疫准备 1、收集官方专业机构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宣传视频,在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等开展宣传。2、统计储备的医用口罩、KN90或 KN95 口罩,防护服(主要以环卫消毒)、防护眼镜,75%酒精(脱脂棉)/84 消毒液,消毒洗手液、橡胶手套、肥皂、温度计、红外测温仪、血氧仪、喷雾器、应急交通车、应急药品等防疫人防技防物资。3、制订发生员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急处置措施,隔离措施和应急交通送医治疗路线定点医院联系等预案。
二、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安排
1. 各级部门提前统计各自人员预备到岗情况并汇总报告到人力资源部门。从本市区以外员工以及较大疫区返工的员工、相关方(含供应商、物流、业务外包、派遣方)进入施工场地前须组织医务人员全部检查后无异常方可进入。
复工第一天全员健康排查尤其重要,宁可慢不可错。2.
提醒员工在家期间及恢复生产后在疫情管控做好自我防护和消毒工作。3.
全体员工上班后有任何员工发现身体异常如: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必须立刻上报各管理层,并立刻进行现场消毒和安排员工及时去医院就医并将确诊结果通知公司。
4. 所有员工、外来人员、访客进入施工区前必须接受门卫红外测量体温,门卫负责记录体温,体温超过 37.3 摄氏度禁止入场,并报告项目部及对接人。外来人员还须自行佩戴口罩(长期业务方项目部提供临时预备口罩)。5.
做好外来人员登记确认工作,所有外来人员必须在门岗登记,姓名、电话、近期是否去过湖北省等信息。按照政府规定向企业报备自我隔离,项目部按照上班考勤,属地管理部门每日通过微信 QQ 视频抽查居家隔离情况,不予扣款罚款。6. 乘坐通勤车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员工必须佩戴防护口罩,下车后应及时使用洗手液洗手,通勤车使用后必须立即消毒、更换椅垫套,安排专人管理检查。7. 复工复产前,上班前,各项目部组织医务人员对项目部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之后每三天一次。重点区域—更衣室、办公室、生活垃圾堆放处及吸烟点,安排专人每天早晚消毒各一次。办公区空调按照技术书采取进风消毒过滤。8. 确认各集中食堂的安全卫生措施, 食堂禁止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活禽活鱼肉品,禁止提供
生菜,餐具蒸汽消毒。加工环节严格生熟分开。
餐厅服务人员每日岗前必须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保留检测记录,作业中必须统一佩戴手套、防护镜和医用口罩、防护鞋。
一次性的必须集中扔弃,重复性防护用品必须集中消毒处理,禁止未经消毒反复使用。
餐具统一由服务人员 配发,禁止自行取拿餐具,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和餐具来从公碗和盘子里夹菜,饭菜统一由食堂工作人员分餐取菜。食品留样按照规定执行。9.
在卫生间、食堂等主要场所设置消毒洗手液、肥皂及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要求员工饭前便前便后必须洗手或用酒精棉球擦拭,用流水冲洗。10.门卫、服务人员、保洁、绿化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胶皮手套每日应更换上述防护用品。11.复工后,项目部组织排查对必须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核算近期使用量,提前采购,合理库存。该物资作为日常防护物资及应急处置物质按需发放。必要时安排专人负责统一废旧换新,防止不合规扔弃传染。12.在各自劳动岗位上,非人与人接触环境,宜佩戴口罩;在频繁接触人员岗位,和集中作业封闭岗位(控制室等)必须佩戴口罩及其他防护用品。禁止随地吐痰,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项目部指定的专用有盖医用废弃桶。
13.各施工作业区域、会议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保持开窗通风(不含中央空调),每天上下午各至少两次,每次 30 分钟。14.在防疫期停止前,暂时取消或控制人数参加集体活动及大型会议,尽量减少或停止因公出行、聚会等。如需要,须向各级管理层报告并取得同意。15.不信谣,不传谣,严禁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不实信息制造恐慌情绪。16. 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的,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对瞒报、漏报疫情的,要及时追责问责,释放狠抓落实、不容松懈的强烈信号。
复工疫情防控理念
防护三宝:口罩
护目镜
消毒剂
防疫三要素:通风
洗手
消毒 三级教育:家庭防疫教育
社区防疫教育
所在单位防疫教育 杜绝三违:违规出入人密场所违规进出重点疫区违反所在地防疫要求 四不伤害:不感染自己不感染别人 不被别人感染 不看着别人被感染 四不放过:传染源不查清不放过;社会公众不受教育不放过;防疫措施未采取不放过;相关责任人员未受追究不放过。
四不两直:不聚会不串门不握手不扎堆直接居家隔离直接个体防护 五查:查思想(意识是否到位)查体温(是否有症状)查防护(是否戴口罩)查行踪(是否有疫区接触史)查责任(防疫要求是否落实)
防疫 S 6S 管理:整理(Seiri)-整理情绪,重视但不恐慌整顿(Seiton)-管控措施要强化清扫(Seiso)-保持环境卫生清洁(Seikeetsu)-注意个人卫生素养(Shit-suke)-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安全(Safety)-平安健康度过疫情
五、节后不得擅自复工
疫情防控方案
疫情期间国际航行船舶
在港作业梯口管控方案
为有效防控疫情输入,保障港口生产有序进行,在口岸单位指导下,针对国际航线船舶在港作业期间梯口管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管控原则
1.非必需,船员不得下船; 2.非必需,船下人员不得上船; 3.非必需,非船舶员工不得进入船员舱室等密闭空间; 4.做好自我保护,最大限度避免与船员近距离接触。
二、管控模式及人员职责
1.船舶开始作业前,船员的生活工作区与登船作业人员的作业区之间应设置告示牌、警戒线等隔离措施, 禁止船员进入作业区域; 2.各码头公司在船舶下梯口安排专人值守,负责上、下船人员核查、登记,负责船员和货物的交接管理,杜绝未经口岸部门审批的人员上下船; 3.各码头公司安排一名装卸指导员全面负责国际船舶的协调与管理; 4.梯口管理人员需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和绿色袖章标识,和船员及上下船人员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5.所有上下船人员必须按照《涉外船舶在泊期间上下船人员登记表》(新)进行实名登记。
三、上下船人员规定
1.船员未经口岸监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审批同意的一律不得下船,办理相关业务交接手续的(理货交接除外)所有实物和单证在下梯口处完成,实行非接触式交接; 2.船员换班、离船入境的,由船舶代理公司向海关、海事、边检、地方政府提出申请,均同意后,按规范办理船员入境手续,船舶代理公司持口岸审批联系单梯口予以放行;如需集中隔离的,由所在地政府专车到梯口接走; 3.船员因病急需救治的,船代以最快方式向海关、海事、 边检、地方政府报告,由所在地政府调派120急救车到梯口将患者送到指定医疗机构开展医学诊治; 4.作业期间,船舶员工突发其他疾病或其他紧急情况确实需要下船的,按上述方式处置。下船后按属地防控要求处理; 5.引航员、口岸查验监管人员、外轮服务公司垃圾处理人员、码头作业人员按工作需要配置最少登船人数,其他无监管部门手续的人员一律不得上船。
四、上下船人员防护
1.引航员、理货人员、垃圾处理人员按各自要求做好自我防护; 2.码头登船作业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在下梯口进行登记,测量体温,自梯口上船开始,按规定路线行走,在规 定作业区内作业,与船方人员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禁止进入船方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
3.理货人员保持与船方人员一米以上距离,采用非直接接触方式与船方进行理货交接; 4.作业人员尽量采用远距离电话沟通模式,如确需与船方当面沟通协调的,统一由理货员或负责该船的装卸指导员进行协调,必须满足防护要求、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5.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下船经再次登记确认后方可离开梯口。
五、其他事项
1.集团生产业务部和各码头公司要提前与船方沟通,传达疫情管控措施和要求; 2.各码头公司全力配合好口岸监管单位查验工作; 3.遇有特殊情况,各码头公司及时向口岸查验单位、属地口岸疫情防控组和集团报告。
港口控股集团国际航线
登船作业人员疫情管控方案
为了有效防止疫情输入,保证港口生产有序进行,现对国际航线船舶在港作业期间集团登船作业人员实施管控,方案如下:
1.加强对上船作业人员健康监护,选派健康人员上船作业并跟踪观察上船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做好信息登记;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压缩登船作业人数,按最低配置安排登船作业人数; 3.加强对上船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必要时穿戴隔离服、护目镜等; 4.作业人员上船后按规定路线行走,严禁进入船方生活和办公区域,不得与船员接触;如需接触,必须保持一米以上距离,接触双方均需做好个人防护; 5.加强对登船作业人员的疫情防护知识的教育培训,要求他们正确佩戴疫情防护用品,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各码头公司积极采购疫情防控物资,保证上船作业人员的疫情防控需求。
国际航行船舶疫情防护
废弃物品处置方案
为妥善处置到港国际航行船舶的上下船人员疫情防护废弃物品,特制定本方案。
1.疫情防护废弃物品的接收。由港口各码头公司负责在所有到港的国际航行船舶岸侧舷梯口,统一配置黄色“疫情防护废弃物品专用”垃圾桶,内衬塑料袋并加盖,避免废弃物与收集容器直接接触。上下船人员使用的防护服、口罩等废弃物折好后放入垃圾桶的塑料袋内。
2.疫情防护废弃物品的存放和转运。盛装的废弃物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3/4,专用垃圾箱满或船舶离港,码头公司应及时将垃圾桶中疫情防护废弃物品消毒后,扎紧垃圾袋袋口,移送至本单位集中存放防护废弃物品的带盖垃圾桶中。
外服公司定期到各码头公司接收集中存放的疫情防护废弃物品,并对带盖垃圾桶做消毒处理,做好接收情况记录。如果集中存放的疫情防护废弃物品超过存放能力时, 应及时通知外服公司前往接收。
3.疫情防护废弃物品的处置。外轮服务公司委托光大环保()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对疫情防护废弃物品进行转运和处置,并做好交接登记。疫情防护废弃物品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或者和生活垃圾混放。工作人员在收集、运送废弃物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收集、运送废弃物结束后,应对垃圾桶内 和运送工具及场所及时
进行消毒。
4.船上发生疑似或者确诊病例时,处置疫情穿戴的防护废弃物品,按照海关、卫生等部门相关要求进行专门处理。
口岸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密切接触人员隔离现场处置方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口岸新型冠病毒 肺炎突发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口岸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 发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现制定口岸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处置及密切接触人员隔离现场处置方案如下: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口岸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及人员隔离现场处置工作。
二、机构及职责
(一)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组
责任领导:
组
长:
成员单位:各乡街、区卫健委、区商务局、区住建局(交通局)、区外办、连云公安分局、港口公安局、引航站、海关、海事局、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港口控股集团。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分管副局长杨棉军为办公室主任,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值班电话为:
工作组办公室电话:
(二)工作职责 负责口岸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
和指挥工作,组织、调动区内力量阻止事态蔓延和扩大;检查督促做好应对口岸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和疫情防控物资、器械等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向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口岸疫情防控组汇报口岸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应急处置情况,并通报事件的危险程度和范围;组织落实口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总结突发事件工作经验教训。
三、应急处置
(一)信息报告 1.口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发生后,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2.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情况紧急的要形成专题报告。
3.口岸疫情工作组要及时汇总上报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信息和情况。
(二)船上发生病例先期处置 1.病人医疗救治:海关对船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人采取隔离救治,对疑似人员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
2.对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接触人员追踪、查找并进行隔离,对集中隔离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医疗和预防工作。
3.对口岸确诊人员、疑似人员和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开展调查,收集和提供患者、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
4.疫点疫区处理。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
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对被感染的场所进行消杀、疫情防控等工作。
(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活动场所,港口集团应暂停口岸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停止现场职工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现场工作组处理。
2.疫点消毒。对口岸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3.疫情调查。由海关、海事局、港口集团组成调查组对现场进行调查,对患者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四)船上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处置措施 船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或疑似患者、可能感染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时,船上工作人员应当组织有关人员依法采取下列临时措施:
1.立即停止船上一切作业活动,并以最快的方式向口岸管理部门报告。
2.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与其密切接触者实施紧急卫生处理和临时隔离。
3.封闭已被感染或者可能被感染的区域,禁止向外排放感染物; 4.轮船的停靠点、轮船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以及口岸管理部门接到有关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口岸防控组报告。
四、注意事项
(一)根据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组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有权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以及接触人员隔离,并可以依法对疫区实行封锁。
(二)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三)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需要转送的患者,应当转送至指定的隔离点。
(四)对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 由公安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疫情防控方案
疫情防控方案
疫情防控方案
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突出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引导全市企业有序开展复产复工,经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对2月9日后复产复工企业实施报备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企业复产复工的条件。
企业在复产复工时要严格落实本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深圳市企业复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引》落实检疫查验和健康保护措施,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复产复工:
(一)防控机制到位。企业要明确疫情防控的内部责任机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体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措施。
(二)员工排查到位。企业要组织对每一名员工的籍贯和 14 天内去向进行排查。对来自或者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建立重点监控类清单,并规劝留在当地暂不返深复工,鼓励员工延迟返深上班;对来自或者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返厂返单位员工要排查其抵深时间。按规定完善落实企业内部医学观察、自行隔离等措施,确保其隔离观察 14 天并经体温测量正常后方可上岗。
(三)设施物资到位。企业要准备必需的防控物资,购置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消毒水、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企业要落实隔离场所。设置有集体宿舍的企业,要设置临时隔离场所,安排单人单间、相对独立房间作为疫区返岗人员临时隔离场
所;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要按照辖区街道办事处的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向所在社区报备。
(四)内部管理到位。企业原则上要实施封闭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本单位生产办公场所;企业要每日对全体上班人员进行入厂、入单位前体温检测,在入口处使用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对所有进入企业的人员开展体温探测,并按规定上报复产复工人员情况、重点监控类人员情况、员工健康状况等;企业要做好场地的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及隔离区管控,建立和落实复工上岗前个人防护知识全员培训制度。
二、实行复产复工报备复核制度。
全市各类企业复产复工,要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在开工前须至少提前5 日(自然日)向所在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备,提交复产复工备案表、疫情防控承诺书(样式附后)。报备实行分级管理,员工人数***人以上(含 300)的企业,向所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备案;员工人数***人以下的企业,向所在街道疫情防控领导机构报备。其中,建筑、交通、水务等市管建设工程项目,由施工单位统一向市有关建设主管部门办理报备手续。
疫情防控方案
为指导企业科学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企业防控能力,有效防范疫情在企业发生、扩散,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企业生产秩序,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机制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企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企业疫情防控工作。
(二)制定防控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
保障、信息报告、应急处置等内容,要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
(三)健全信息报告和联络员制度。要建立与辖区街道(乡镇)、卫生健康等部门的信息通报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流程和责任人。
二、严密排查
(一)分类返岗。企业要做好员工健康状况排查登记,确认员工健康后方可返岗。目前仍在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暂不返岗;对有其他疫情较重地区旅居史、曾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 14 天;对省内其他各市返回的无流行病学史、无相关症状的员工,确因生产需要返岗的,可按照“厂区内上班,14 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的方式返岗。
(二)建立台账。实行返岗职工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全面掌握职工返岗前 14 天内的行动轨迹(地点具体到门牌号,时间具体到某日某时)、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返程交通工具及行程等情况。要与返岗职工签订诚信承诺书,并每日开展健康监测。
(三)设置临时隔离点。依托医务室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保障,在企业医务室、集体宿舍等区域按照要求设置临时隔离室。不具备设置隔离场所条件的企业,根据县(区)和园区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按要求向所在园区和街道(乡镇)报备。
三、做好防护
(一)防护准备。
统计、购置、储备所需的口罩、消毒剂、手套等防疫物资,定时排查库存量,要确保每一名进场作业人员均能按规定佩戴口罩,安排专人负责废弃防护用品处置。
(二)通风消毒。
1.日常消毒。复工复产前,对企业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之后定期开展消毒。对重点区域要安排专人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通勤车使用后要立即消毒、更换椅垫套。
2.日常通风。工作场所每天至少两次保持 30 分钟开窗通风。要关闭中央空调,确有需要的,按相关规定采取进风消毒过滤;对有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要在回风口设置低阻中效空气过滤器,并加强新风口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和更换。
(三)人员防护。
1.个人防护。所有员工、体温检测人员上班期间要全程配戴口罩,作业岗位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企业物业、保洁等要按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手卫生。企业工作和生活场所要设置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
3.住宿安排。集体宿舍要尽量减少同房间入住人数,尽量分散布置在四个方位,建议床外围设布帘隔断,避免头顶头休息。集体卫生间要设置洗手消毒设备,个人生活用品严格分开。
(四)人员管控。
1.减少聚集。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办公,减少会议频次和开会时间。如确需开会的,要选择相对宽敞、通风的空间,参会人员要佩戴口罩。
2.优化招聘方式。提倡线上招聘员工,要做好应聘人员的健康预检,严格核查其过去 14 天内的流动情况并做好登记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办理入职手续。
3.通勤安排。鼓励工作人员自驾、骑行或步行上班,尽量减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外地员工原则上 14 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
(五)就餐管理。
1.食堂安全卫生。按照食品安全规范执行,不得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
活禽活鱼肉品。
2.规范操作服务。每日岗前对食堂服务人员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食堂服务人员作业中要统一佩戴手套、口罩、防护鞋等。
3.合理安排就餐。尽量个人单独用餐,推行分餐制、盒饭制,可采取分时段进餐、用餐人员之间保持 1.5 米以上距离并减少交谈、送餐到各单位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食堂餐厅要加强日常消毒与通风。
四、开展监测
(一)落实门岗体温监测登记制度。企业要每日开展两次体温检查,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在厂区、园区大门及集体宿舍区等地建立体温检测点,加强门卫管理,落实 24 小时人员值守,对进出人员、车辆实行严格检查,做好信息登记,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岗,并及时就医。
(二)落实员工健康监测报告制度。做好员工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有通勤车的企业,应配专人在员工上车前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异常,按应急处置流程及时处置。
五、处置疫情
企业要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一)疫情处置程序。发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可疑症状者,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卫生健康部门及主管部门,并采取隔离等措施。
(二)密切接触者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暂时隔离管理措施,并做好思想安抚工作。
(三)终末消毒。疫情发生后,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的《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第二版)》,做好病例生产生活等疫点的终末消毒。
(四)暂停生产经营。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发展趋势,由辖区政府决定。必要时采取临时停止生产经营措施。
六、开展宣传
(一)广泛宣传。收集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和宣传视频,通过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开展宣传。
(二)技术培训。加强体温检测、消杀等相关工作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三)健康教育。普及新冠肺炎预防知识,让每一个员工都知晓新冠肺炎预防知识,教育引导员工注意个人卫生。每日佩戴口罩,与人交流保持 1 米以上距离。一旦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及时就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隔离治疗和调查。
疫情防控方案
根据省政府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切实做好我省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指南。
一、工作目标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则,切实做好企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作,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企业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二、职责要求 1.各企业应制定本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疫情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
2.制定本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3.明确并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信息报告人。
4.认真落实单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项措施。
5.保障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所必须的物资、场所、人员与经费。
6.企业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应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疫情处置等工作。
三、防控措施 企业复工前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实施检疫查验和健康防护,确保安全复工;
复工后要进一步强化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出现疫情,强化安全生产。
(一)复工前防控措施 1.信息告知:向职工发布防控相关信息,湖北疫区的职工未经医学观察者禁止回厂工作。
2.组织动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工作组织体系,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防控工作队伍,责任落实到人,实现车间(科室)、班组和个人全覆盖,制定防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出现呼 吸道症状无发热者应及时就医。
3.健康排查:
(1)开展全体职工休假期间的生活旅行情况登记,全面掌握职工是否离苏及前往地点、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病人有过密切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等情况。
(2)对近两周有湖北省旅行史、居住史返苏职工,由企业登记并随访其健康情况,自有住房的应居家隔离,有集体宿舍的应由单位安排临时单间宿舍隔离,观察期限 14 天,每天 2 次汇报体温和其他身体状况。
(3)排查发现发热、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者,应指导其及时就医,就医时应佩戴医用口罩。
4.物资准备:加强口罩、温度计、消毒药械等疫情应对物资准备,有集体宿
舍的企业要配置必要的临时隔离宿舍。
(二)复工后防控措施 1.健康申报和晨检:建立健康申报和职工晨检等制度,由专人负责对每位职工进行体温测量。有班车的企业,应在上班车前进行测量,发热症状者禁止乘坐班车或进入单位。对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职工,立即指导其到发热门诊就医。
2.科学佩戴防护用品:应为职工配备医用口罩,未佩戴口罩的职工禁止乘坐班车或进入企业人群密集岗位。晨检人员应佩戴医用口罩。企业要指导职工正确佩戴口罩、做好口罩的定期更换和使用后口罩的正确处理。
3.洗手消毒:各控制室、办公室、食堂、卫生间等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如无洗手设备,应配备 70-**%的酒精搓手液或免洗手消毒液。班车、公务用车、接待室、办公室、电梯、桌椅、工作台、地面等交通工具、公共区域和物体表面应由专人负责进行定期消毒,每日 2 次。
4.个人卫生:职工应加强个人卫生,打喷嚏和咳嗽时应用纸巾或手肘部位(不是双手)遮蔽口鼻,将打喷嚏和咳嗽时使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打喷嚏和咳嗽后应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5.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 抵抗力,提高职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环境卫生清理: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食堂、职工宿舍、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和药物消杀。
7.通风换气:加强职工工作和生活场所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使用空调,定期开窗通风、清洗空调;
对有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要在回风口设置低阻中效空气过滤器,并加强新风口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和更换,保 证人均新风量符合《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的要求。
8.减少集体性室内活动:停止职工非必要的出差,可采取远程视频会议、企业邮件等交流形式,最大限度减少大型聚集性的室内活动,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9.饮食安全:集体用餐的企业,应注意食物安全与卫生,并加强对餐具消毒及管理。
10.外来人员管理:制定外来人员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登记、手部清洁、体温测量和口罩发放等工作。外来人员应由接待人员陪同到指定场所办公、休息和就餐。
(三)发现病例后防控措施 1.密切接触者管理:企业要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自有住房的应居家隔离,有集体宿舍的应由单位安排临时单间宿舍隔离,隔离观察期限 14 天,每天2 次汇报体温和其他健康状况。隔离观察期...
下一篇:物业节水节电方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