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方案4篇
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方案4篇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方案 财经与管理2011年第02期I轻mT,,-~--计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孙凯郎宏文綦良群-张玉斌姜洋王伟(1、哈尔滨理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方案
与管理 2 011年 第0 2期I轻mT ,,- ~ -- 计 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孙 凯 郎宏文 綦良群 - 张玉斌 姜 洋 王 伟 ( 1、 哈尔滨理工, -r e , 黑龙江 哈 尔滨 150040 2、 哈 尔滨商业大学物流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3、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校 科技 成 果转 化 的人 才激 励 机 制创 新措 施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激励机制; 保 障机制 要:
论文结合我省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 提 出应该建立激励黑龙 江省高校教师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 并提 出黑龙江省 高
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是利用物质和精神等各种手段激发并增强转化 系统的活力和动力,是蜂 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和知识 产权归属的体现 ,它的完善程度对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正常运行影响 很大 。
1 制定政策激励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参与成果转化工作 1. 1 从项目立项这个源头抓起, 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鼓励教师向
应用研究方向倾斜。
在保证一部分高水平的基础研究课题的基础上 , 应 用研究项目在课题总量中应该占有相当的比例。对一些具有很好市场 应用前景、 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项 目在资助经费方面有所侧重 , 提高 我省高校教师形成积极申请应用类项目的吸引力。
12 鼓励我省高校教师对科研成果在应用方面加以完善 ,同时, 在 我省对资金 、 场地、 设备方面支持应用项 目的中试 , 提高项 目应用的成 熟度。由于很多应用科研成果的初期研究往往处于试验室小试阶段, 离 实现真正的成果转化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成熟度低 , 转化风险大。因此 鼓励中试的环节, 使实验室里的小试成果提高成熟度 , 减少风险 , 更易 于转化 , 成功率大。实验室的科研条件与实际生产现场的情况存在很大 区别, 在生产工艺、 设备、 精确度等多方面需要探索, 因此 , 中试环节在资 金 、 设备 、 场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 在这些方面的大力激励和扶持 有助于解决成果成熟度问题。按照国外的经验 , 成果小试环节 、 中试环 节到产业化所需经费的比例大体是 1:
10:
100,中试经费的投人大大高 于项 目试验室研究阶段, 一旦中试失败, 给高校教师造成很大的资金 、
精神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对成果中试的支持鼓励对高校教 币 来说很宝 贵,能使高校教师在对自己的成果充满信心的基础上不用背负不必要 的负担, 完成项目的中试, 即使中试发生问题, 也能总结经验教训 , 从而 在今后的试验中得到很好的经验, 以达到成功的目标。
1. 3 技术职称评定政策的制定对激励我省高校教师从事成果转让 工作具有导向作用。由于目前黑龙江省高校教师的技术职称评定都以 科研论文的数量和是否核心期刊为标准,必须达到标准才有资格参与 职称评审, 而与科研成果是否转化没有关系。因此高校教师只关J 自己
发表了多少篇论文 , 参与了多少纵向课题的研究。
政策的导向推动高校 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论文的撰写,而少有精力进行成 果的转化工作。
因此, 若能在政策上制定一些办法 , 对成果转化提出一些技术或经 济方面的指标,使人员可以通过从事成果转化工作达到职称评审的条 件, 能促使一部分从事应用课题研究的人员把成果引向深人研究 , 实现 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目标。
1-4 充分尊重高校教师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权。
知识产权作为驱 动经济利益的—个杠杆 ,它能涉及到产权拥有者当前和今后长期的经 济利益。通过对产权拥有权的明确激励从事成果转化工作, 使高校教师 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因此成果一旦转化成功, 研究者理应得到丰厚的回 报 , 从而体现研究者通过艰苦的研究得到收获 , 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榜样 作用 , 促使其他教师积极投身于成果转化工作中去。
15 优惠的税收政策对成果转化也能起到激励作用。
税收政策的优 惠能使成果转让在实施过程中减少资金方面的困难 ,扶持成果转化尽 快付诸实施, 在税收上促进转化成果, 让成果尽早开花结果。
2 建立激励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 首先是通过政策的制定确保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方面, 成果转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个人学术能力的局限性以 及现代科学的跨领域、跨学科的趋势迫使简单地依靠一两个人完成成 果的中试和产业化生产的研究是比较困难的, 需要高校教师进行有效 合作才能完成, 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势在必行。
高校和科研 院所的人才是多层次的,容易组成合理的科研梯队。青年教师思想活 跃、 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 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雄厚 、 科研能力强 , 完善 人员配备是转化工作有序进行的保证。
另一方面, 研究工作还有赖于高校教师先进的科研理论, 对知识的 更新和培训对研究大有益处 ,因此应该保证高校教师能在同行之间进 一本 文是黑 龙江省教育厅 人文社会科学项 目(11512109)的部分研 究成果 行不定期的科研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始终保持研究队伍在研究领域中
的先进性 。
其次是完善科技中介机构, 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 保证成果信 息的充分扩散。高校的科技推广部门应积极参与成果转化, 收集社会需 求, 有的放矢, 在社会上形成—个成果相互交流广泛宣传的网络。同时 利用社会关系组织高校教师深人到相关专业的企业, 实地了解企业需 求 ,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 使企业和高校教师能近距离接触, 在相互 的交流中尝到甜头 , 各取所需 , 高校教师能很好地发挥 自己的专业特长 为企业的生产发展作贡献, 企业可以获得高校教师在科技方面的帮助,
使企业更上一层楼 , 可说是双赢。
再次是运用法律武器为成果转让创造—个公平合理的环境 ,用法 律保障成果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由于成果转化工作的高投入 、 高风险,
需要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科研运作机 制, 形成科学 、 公正、 客观的绩效评估体系, 内容和指标针对客观实际。
保 障政策环境和学术研究环境的良好与完善,使成果转化工作得到充分 的认可 , 并保障其转化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最后资金问题是影响成果转化的—个突出的难题,在经费方面从 机制上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建立科技项 目 创新基金 ,发展风险投 资 , 合理配置研发资源 , 加大投人 , 扶持科研项 目 在小试成功后有经费 进行中试, 提高成果的成熟度, 保障成果的可靠性。
通过对成果转化给与激励,同m i9,~l度上对成果转化工作予以保 障 , 形成以利益分配为杠杆 、 以团体凝聚力为纽带 、 以制度为保证的成 果转化新局面 , 从多方面人手推动成果转化, 促使科研成果充分发挥其 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铺 平道路。
3 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创新 3. 1 探索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形式的虚拟期权激励—契约虚拟期 权灏励 。
3- 2 采用工资和奖金以外的收入来源方式, 尤其是与特定科技成果 转化项 目效益挂钩的风险收入进行激励,使科技人员的收入来源多元 化一风险收入激励。
3_3 鼓励科研人才 自己创办企业 , 由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力和人力 上的支持, 包括 :
无息贷款、 带薪休假 、 工资奖励等 , 如果创业失败 , 还可 以回原单位工作—创业激励。
3. 4 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加大精 神激励的力度, 并通过媒体广为宣传 , 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 氛围。
3. 5 综合运用三种需要理论 、 公平理论和强化理论 , 针对科技人才 在性格 、 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 分别设计激励机制 , 以提高其参与科技 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4 结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正是高校利用自身高深知识与学问创造知识并 加以物化, 服务社会创造价值意义上的应有23 . ,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 展的必然逻辑。论文黑龙江省高校现状, 对高校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现 状作了分析 ,指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现状,并针对于我省的发展状 况 , 提出可实施性的转化模式及激励机制。
参考 文献 【 l】
张喜梅, 张微. 美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中国冶金教育8. O 04, (囝
f2]张义平. 高等院校科教 成果14-4~ 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西北建筑工程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2( 1) [3】
马扬, 陈刚. 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模型研究技 术经济与管理研 究,
2000, (3) f41 施若谷. 国内外高校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及 启示. 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 社会科学版) , 2003,
—. 273 — —
篇二: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方案
2013年第34期DOI编码:10.3969/j.issn.1007- 0079.2013.34.006高等学校肩负着双重任务, 一方面要教书育人, 提高学生知识文化水平,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科研, 研究新技术、 新方法、 新理论, 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
然而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问题, 这限制了高等学校在我国技术推进中的作用, 也不利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社会生产力, 之所以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是因为在转化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的相关利益方, 有许多的矛盾需要解决。
第一个相关利益方就是高等学校本身, 它是我国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吸纳高学历人才, 整合各学科科研资源, 组织人员开展各类研究项目,最终将取得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 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从其功能上来讲, 是我国科技成果的发源地和提供方; 第二个相关利益方是中介服务机构, 在高等学校和企业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它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 了解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并寻找拥有相关技术实力的高等学校立项, 开展技术合作, 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 也可以首先了解高等学校掌握的科技成果, 寻找适用企业, 完成双方的结合; 第三个相关利益方就是企业,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直接推动者, 面临着残酷的竞争, 迫切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提供创新产品,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 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需要与高等学校联合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可以看出,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相关利益方是有着共同的目标的, 就是顺利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此过程中, 三方都会获益。
然而, 多年来, 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始终比较低, 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本文将从政府角度出发, 提出针对成果转化相关利益人的有效激励模式,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一、 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激励行为互动高等学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相关利益方, 需要在政府的帮助之下, 将取得的科技成果推向社会, 既取得自身经济利益, 又能激励科研的进一步深化。
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激励行为互动主要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1.明确目标导向, 转变评价方式, 强化激励体系建设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我国的科研激励存在着问题。
长期以来,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总是强调学术价值, 而忽略其市场价值; 通常课题结题只评判学术价值,而不问市场效应如何。
例如高等学校通常以论文、 课题、 论著以及获奖等为依据来制定激励措施, 科研人员的职称晋升通常以论文发表的期刊类别评价, 而不是论文内容, 课题以级别而不是实际意义来评价。
这一导向造成了我国高等学校大量的科技成果无法应用, 沦为废纸, 浪费了宝贵的课题经费。要扭转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的现状, 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转变激励方式, 将 “市场” 作为科研项目的真正导向。
首先, 要树立正确的目标, 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必须以能够带来实际的社会效益为目标, 课题的立项和科研的开展都要围绕着最终的实际应用来进行。
其次, 要在高等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价体系, 用制度保证科研的正确方向。
最后, 要有有力的激励手段保证科研的正确方向, 根据科技成果实际社会效益水平, 给予不同的奖励, 将教学、 科研、 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将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紧密结合, 真正使科研务实。2.改革分配体制, 激励科研人员在当前的高等学校激励体制中, 过分注重课题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
当然, 课题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是非常重要的科研推动者, 在整个科研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认清, 任何科研项目的完成都不是单独的一个人可以实现的,需要很多专家、 学者的共同参与。
而这些专家、 学者也需要得到应有的激励, 否则对项目团队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尤其是我国目前存在着科研腐败行为, 导致很多课题负责人只是一味拉课题, 并不参与课题研究, 而实际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又拿不到相应的奖励和报酬, 这造成了科研的浮躁。
另外, 高等学校往往只是重视对主要成果研究者的奖励, 而对于成果转化者、 管理者、中介者则没有任何激励, 这一倾向也影响了从事成果转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导致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仅做课题申报和上传下达等行政性工作, 而极少走入企业和社会, 制约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政府激励行为探微翟华明 石善冲 吴 菲摘要: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交易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高等学校、 中介服务机构以及企业三方的利益。
结合高等学校成果转化的实际,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提出有效的激励发展模式, 加快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中介机构; 政府激励 作者简介:
翟华明(1978-)
, 男, 辽宁本溪人,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讲师, 注册会计师; 石善冲(1968-)
, 男, 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天津 300401)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08020180)
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0079(2013)
34- 0012- 02
13管理方略研究总第293期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付出极大努力, 因为现有观念和体制已经根深蒂固。
首先, 需要依靠政府力量来扭转现状。
政府应该从立项和考核等方面转变高等学校的科研观念, 将成果转化纳入评价体系, 让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这里所指的科研人员, 不仅仅局限于学科带头人或者课题负责人, 还应包括成果的转化者、 管理者和中介者。
要通过科学的制度来保证这些利益相关者都能获得应有的报酬。
其次, 高等学校需要根据政府的导向, 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 制定有效的具体制度, 实现劳动、 知识、 资本、 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力求公平、 合理。
再次, 可以考虑将科技成果开发团队与转化团队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 科研人员在完成科研任务之余, 可以到科技成果转化单位做一些适合的兼职工作, 或者辅助完成自己科技成果的转化。二、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激励行为互动企业一直在政府设定的环境中经营, 其行为受政府的影响极大, 政府的导向作用会直接体现在企业的行为上, 因此, 政府应该利用这一导向作用,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1.提供法律法规保障提供法律法规保障是政府最大的职能, 落实到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问题上, 就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 让科技成果研发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能够得到利益保障, 这样可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有效地走入企业, 顺利完成转化。
因此, 政府在设定法规时应倾向于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合作, 接受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 将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发展高新技术, 从税收、 贷款以及行政审批等方面奖励企业技术创新和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突出贡献。
同时, 还要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浪费科研资金、 窃取他人专利以及学术腐败行为要严厉惩治, 对于破坏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市场的行为绝不手软。
只有激励与打击两手并重, 才能保障企业、 高等学校的专利发明和合法权利, 才能维护好市场的公平竞争, 理顺科技成果转化通道。2.鼓励灵活的融资方式融资无论对企业还是对高校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一方面, 高校的科研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这笔资金通常来源于政府和企业, 而目前的科研资金仍然相对匮乏, 不能满足科研需要, 限制了科研的发展。
另一方面, 企业要完成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仍然需要大量资金, 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 银行和民间, 然而目前企业资金也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 发展受到制约, 进一步加大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
因此, 政府还应该在加大投资的同时鼓励灵活的融资方式, 扩大融资渠道,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三、 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之间的激励行为互动正如前文所述, 中介机构是高等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对科技成果转化起润滑和促进的作用。
它的存在有利于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1.政府与企业共建中介服务机构为了能够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中介机构的存在非常必要, 而要使中介机构更加充分发挥作用, 可以考虑政府与企业共建中介机构, 这样可以进一步明确中介机构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职能。
政府应创造条件, 鼓励中介机构专业化发展,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同时, 利用信息化手段, 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 建设中介网络化服务平台, 以提高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质量, 为高等学校和企业提供更加方便、 快捷的服务。政府一方面需要与企业多多接触, 收集相关市场信息, 了解市场需求, 之后调整指导政策, 引导高等学校的科研方向, 面向市场需求, 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提高企业科技水平作为科研的目标, 致力于具有明确市场价值的研究工作。
此外, 政府还需要与科技成果的接纳方和企业的投资人保持沟通, 提供诚信的信息平台, 帮助企业了解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相关信息, 明确其市场价值以及新产品的市场空间, 同时也要清楚这一成果蕴含的市场风险, 帮助企业和高等学校完成科技成果交易和开展继续合作。2.培养科技中介人才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
因此, 政府还应辅助培养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人才。
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人才具有其特殊性, 由于科技成果都是高等学校的高层次人才研发, 是大量高新知识的结晶, 中介人才需要对这些成果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顺利帮助其转化, 因此, 科技成果转化中介人才需要有丰富的知识, 并且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中介结构严重缺乏这样的人才, 其工作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素养, 这也造成了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的现状。
因此,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中介人才也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四、 结论综上所述, 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的激励行为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因此, 政府需要充分重视自身的作用, 从高等学校、 企业和中介机构三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首先, 政府需要为高等学校提供正确的市场导向, 推行新型分配制度, 重视保护科研人员的利益, 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 政府需要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和灵活的融资方式, 降低投资风险; 最后, 政府还要为中介机构培养专业的人才和新颖的发展模式。
这样, 高等学校、 企业以及中介机构便可以在一个积极的大环境下, 相互有效交流沟通信息, 加快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充分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 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参考文献:[1] 许百涛 , 安沛旺 , 曾卫明 . “三主一辅”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讨 [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1,6(2):99- 102.[2] 李红宇 . 重塑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角色的路径设计 [J]. 中国高等学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9):66- 68.[3] 李小田 .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 ,2011,(5):52- 54.[4] 成玉飞 .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讨 [J]. 科学大众 ,2010,(4):144.(责任编辑 :
刘辉)
篇三: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方案
16 年第 3 期·石油科技论坛 15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激励机制研究陈娟利1 刘亚旭 1 佘伟军 1 龚小军 2 党小松 11.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软科学研究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激励机制研究”(编号:中油研 20140313)。第一作者简介:陈娟利,1978 年生,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科技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E-mail:chenjuanli@cnpc.com.cn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变缓、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内在要求迫使石油行业面临转型变革,国际油价持续低位运行也严重影响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国石油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重要战略思想,把创新作为公司发展战略之一,作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是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创新战略需要着力抓好的重要环节,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对激发企业整体创新活力、促进公司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1.1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
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部署。2015 年 3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8 月 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8 月 29 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9 月2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6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校等向企业或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的“五大政策”。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法规,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基本导向,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了更有利的政策环境,在激励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人员实施成果转化方面的力度和方式均有较大突破。1.2 地方政府做了更积极的尝试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发布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支持政策。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相继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部署,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一些地方政府更是加大了创新激励的力度,这为我们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石油集团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放在突出位置,获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发展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为加快公司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建议应依据国家政策制定实施细则,使国家的政策要求在公司落地生根,要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探索和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试行科技成果股权制试点、创新公司成果转化新模式,还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公司已有政策贯彻执行,加强推广示范以扩大有效做法与成功经验。由此使创新成果通过推广应用产生更大效益,激发公司创新活力,推动公司稳健发展。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DOI:10.3969/j.issn.1002-302x.2016.03.004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陈娟利
等: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激励机制研究
石油科技论坛·2016 年第 3 期科 技 管 理16发布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这些地方政策比国家政策的突破性更大、针对性更强。比如:将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给予科技人员奖励比例下限由 20% 提高至 70%[(北京市《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试行)》];科研人员可从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经费中获得 50% ~ 70% 的科研劳务收入,且劳务收入不计入工资总额,享受纳税优惠(湖北省《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鼓励科技人员双向兼职、离岗创业等(上海市《关于完善本市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的实施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和地方都在致力于扩大科技机构成果处置的自主权,提升科研人员的收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全面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2 中国石油集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的成功经验与相关问题
2.1 基本经验中国石油集团近年在促进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突出进展。一是制定了“自主创新重要产品认定”和“鼓励优先采购自主创新重要产品”等激励政策;二是坚持重大攻关项目由应用单位牵头,保证了重大科技成果及时应用;三是制定并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四是启动 GeoEast 软件、 EILog 测井系统、连续管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专项;五是将自主创新成果及产品推广应用纳入专业分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等。这些努力推动了核心技术的共享和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2 存在问题中国石油集团尽管在成果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绩,前景也非常广阔,但仍存在如下一些困难。2.2.1 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仍需有大的政策突破因工资总额限制和股权激励政策难以落实等原因,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激励政策不到位、成果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企业迫于生产和安全的压力,应用新成果的热情不高等。特别是受工资总额的制约,严重影响了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创新和推广的积极性。例如,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研究院从业人员407人,2015 年工资总额 4699 万元,人均收入 11.5 万元 [ 人社部《薪酬发展报告(2013—2014)》中西安人均薪酬10.66 万元 ],科研骨干全部收入不超过 15 万元。而科技创效的多少和收入高低没有挂钩,科研人员推广应用成果的积极性不高。2.2.2 缺乏专门的成果转化推广管理机构和专业化推
广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确定了由科技管理部门、规划计划部门和物资采购管理部门以及各专业分公司协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也明确了各部门在成果推广中的职责。但是 3 个部门和专业分公司在协调运作上仍然存在一些工作职责界限不清晰等问题,而且没有专业化成果转化推广公司具体实施,影响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持续性、长久性。2.2.3
一些企业尚未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列为最
重要的事项自主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较长,企业往往迫于经营压力和安全、稳定等诸多顾虑,更追求平稳发展,不愿意冒安全和经营风险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在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积极性不高,也很难站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纳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事项[1] 。2.2.4 公司内部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高科技成果的推广普遍需要“带土移植 ”[2] ,即科研人员随成果进入企业,按照推广实践和用户需求进一步完善成果,使创新成果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产生增值效益。但目前,企业缺乏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后往往难以继续提供后续技术服务,而企业的技术人员又不能迅速掌握相关技术,这既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推广,也影响了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阻碍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3 关于加快中国石油集团科技成果转化
的政策建议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中国石油集团实际,
2016 年第 3 期·石油科技论坛 17提出以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3.1 依据国家政策制定实施细则,使政策要求在
公司落地生根3.1.1 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为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相关要求,激励科研人员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已经转化推广的科研成果的应用规模,公司应适当放宽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范畴,将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效(向企业进行成果转化,运用成果给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取得的收益),纳入成果转化收益范畴,并从该收益中按照不低于 50% 的比例提取资金,用于对业绩突出的项目组人员进行奖励。同时,突破工资总额限制,对用于人员激励支出的部分,一次性计入工资总额,不纳入工资总额基数。3.1.2 积极探索和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是重要的成果转化方式之一,公司应尽快出台科研院所股份制改革和针对科研人员股权激励的实施办法,制定股权激励操作细则,对涉及国有资产保护等问题予以明确,保障科研人员权益的实现。建立公司科研人员内部流动机制,支持拥有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离岗去生产单位去推广应用和商业化,所在单位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同时鼓励生产单位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单位的研发项目,优势互补,各取所长,缩短创新成果的研发周期。3.1.3 创新公司内部成果转化推广模式针对公司内部各企业的技术攻关和技术需求项目,优先考虑使用内部成果,并在组织实施时进一步优化管理程序,鼓励科研院所凭借技术实力和水平争取企业技术项目,提高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性,实现成果推广应用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扩大已有成果在公司内部的共享和推广应用。3.2 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公司已有政策的贯彻执行3.2.1 进一步健全相关管理机构进一步梳理总部部门管理界面,明确成果转化管理机构并设立相关处室,主导、统筹、协调成果转化工作,明确相关部门和专业分公司成果推广相应职责,各企事业单位设立成果推广应用协调专兼职管理机构或明确相关部门成果推广组织协调职责。可借鉴中国石化模式,建立成果推广专业化公司,探索成果推广产业化与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科技成果通过推广应用体现创新价值。3.2.2 强化已有制度的执行落实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加强集团公司限制类和禁止类技术引进、自主创新重要产品目录等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使“对购置首台(批)自主创新重要产品的所属全资企业,公司将优先安排项目,并给予不低于总投资 70% 的资金支持”等措施切实发挥作用。3.2.3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激励力度对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承担单位给予相应荣誉、政策倾斜和经济补贴。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序列评定、集团高级技术专家选拔等方面,增加应用型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指标权重,对成功实现转化并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相关人员优先考虑并予以政策倾斜。3.2.4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实现科技成果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公开化,为成果研发单位和技术需求企业建立信息交流的渠道,将可以转化的成果推向市场,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反馈给科研院所,通过组织成果交流会等方式,加快信息的沟通和对接。3.2.5 不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完善企事业单位和负责人的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增加成果转化在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占比,增加各级领导对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3.3 加强推广示范,扩大和完善有效做法与成功
经验3.3.1 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计划按照公司主营业务发展需求,对需要重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技术领域,继续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计划,加大对成果转化项目立项和技术应用完善的支持力度。3.3.2 加强自主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示范工作选择成熟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实例作为典型,开展推广应用示范,使自主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3] 。选择条件成熟的单位,将新技术推广应用由政策支持逐步转向市场化运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内外部有偿使用,通过市场化竞争实现陈娟利
等: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激励机制研究
石油科技论坛·2016 年第 3 期科 技 管 理18技术的价值和水平的提升,形成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技术产品装备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并取得更大效益。4 结束语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风险性事业。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没有上下齐心的协作精神,很难推动和取得实效。公司应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作为实施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把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作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调动各个层面的资源和力量,系统性地解决成果转化中的矛盾和问题,使创新成果通过推广应用产生更大的效益,推动公司提质增效稳健发展。【参考文献】[1]
张知仪 .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与实践 [J]. 农业科
研经济管理 ,2010,(2):7-9.
Zhang
Zhiyi.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n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conversion[J].
Management
for
Economy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2010,(2):7-9.[2]
吴金希 . 从“带土移植”到创建创新生态体系——
基于同方威视的探索式案例研究.中国软科学,2015,(4):
66-73.
Wu
Jinxi.
From
“transplant
with
the
soil”
to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f
Nuctech
Co.[J].China
Soft
Science,2015,(4):
66-73.[3]
刘亚旭 , 张建军 , 张娥,等 . 大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
成果推广难点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1,(1):86-91.
Liu
Yaxu,
Zhang
Jianjun,
Zhang
E,
et
al.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of
the
large-scale
state-owned
enterprise[J].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11,(1):86-91.(收稿日期:2016-05-19)Study of Stimulation Mechanism for Conversi...
上一篇:人大调研方案8篇
下一篇:党建融合发展方案【优秀范文】